天壇筆記

天壇筆記

資中筠、章詒和與楊照等三人激烈精彩的辯論演說! ☆來源:學者薈

♦ 本篇文章轉載自 學者薈。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1831a04.png

資中筠、章詒和,一位善於談道理,一位長於講故事;一位平靜如水,一位熱情似火,如今也很難再找到像她們兩位經歷如此豐富、著作如此多面的寫作者了。而來自臺灣的楊照,是當今華文圈最活躍的知識人之一。當三人聚在一塊談時,會有怎樣的交鋒?


在活動現場,資中筠提出:別動不動說五千年文明,先說這一百年;我們從小學開始的競爭教育,把人異化了;如一味追求排名第一這個目標,對整個國家是災難性的後果。最會講故事的章詒和說,現在的社會彼此看起來那麼近,其實心卻很遙遠,我們的日子讓位給了對物質生活的欲望,請現場的觀眾深思杜月笙的故事。楊照以其親身經歷,講述了中華文化在臺灣為何沒有受到大的破壞,在他看來,現在社會一邊在追求自由,一邊在逃避自由,混亂而有選擇的民國時代,應該刺激我們去思考。

資中筠:用良知來調動每一個人向善的一面

2011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年,出現了很多文章,我個人不是近代史的專業,但是我從這些著作裡面學到很多東西,有一個小小的百家爭鳴,在有限的空間裡面,居然出現很多不同的看法,對於一些有定論的歷史人物,對於很多歷史事件,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但是從這裡面我特別有一個感慨,我們到底進步了還是退步了?

物質層面,高樓大廈,跑進數字經濟時代等等,這些先不去說。只講精神層面,到底有沒有進步?你看一看《共和國教科書》,是1912年出的,正好是一百年,那時沒有像今天的白話文,都是文言文,但把那個時候的思想比與們現在的教科書比較一下,要新多,要進步多了,對人類進步,前沿的思想都包括在這裡面。

我想念一句話,《共和國教科書》編輯宗旨裡面說:“注重自由平等之精神,守法合群之德育,以養成共和國民之人格。”就憑這一句話,我們想想今天我們教育的宗旨,是不是這樣?是不是注重自由平等之精神、守法合群之德育,以養成共和國民?現在的小學,家長說不要輸在起跑線上,什麼意思呢?從幼稚園開始他人就是你的敵人,競爭非常激烈,如果這個小朋友功課趕不上,我來幫幫他,根本沒這事,別人的失敗就是你的成功。我們常常說萬惡的資本主義社會,資本主義市場競爭沒有惡性競爭到這個程度。所以我覺得從小學開始的這種教育,把人異化了。

那個時候,裡面有關忠孝節義這種東西比較少,而功名道德這種東西比較多,但學生得到的知識,包括古代的和外國的,都是用很簡單的話教的。比如用27個字概括美國獨立,它是高小一年級的課本,非常準確的講出來他們主要是抗稅。我曾接受採訪,講到美國獨立的時候有一句很重要的口號,就是“沒有代表,不納稅”,結果這句話被審掉了。

另外,說到歷史與現實,像我們這個年齡的人,親身經歷過這麼多政治運動,把人或者人道批判的一塌糊塗,揚棄掉了,今天再慢慢撿回來的過程裡又碰到了拜金主義、物質主義,使得我們今天的人碰到非常大的困境。在這個困境底下,如果你覺悟了,突然發現這個是不行的,只有自己來獨立的,用自己良心和良知來調動每一個人向善的一面來抵制這個東西,我想唯一的做法只能是這樣。

在國家發展方面,我一再呼籲,我們不能自以為是除了美國之外中國就是老二,多少年以後就該是中國了。這個不現實,而且你要是奔著這個目標去的話,對於我們整個國家是災難性的後果。但是現在各種主流媒體,包括香港的鳳凰衛視,都在鼓動這樣一種說法,使得很多年輕人熱血沸騰,一下子排外了。

而且,這種心理狀態對於一個人來說也是挺不好的,比如說你是一個處於比較卑微的地位,覺得很不平,受壓制等等,你想走到高一等的地位,到了那個地位之後你也要壓迫別人,而不是想到受壓迫滋味很不好受,將來我有能力的時候我一定不讓大家受壓迫。現在很多人是,多年媳婦熬成婆以後,她必然也壓迫她的媳婦。這個心態不能改變的話,我們永遠不會有一個平等的社會。

楊照:為什麼臺灣可以保留這麼多中國文化

我出生的那個時候完全在國民黨體制底下,到後來經過瞭解嚴等各樣的變化,有一個非常強烈的感觸,當我們身邊沒有那麼大空間,也沒有那麼多自由的時候,我們覺得充滿了熱情,而且我們總是想像,如果有一天,我有了這個空間,我有了這個自由,那多麼樣的美好。一旦真正空間來了,自由來了,更多的選擇來的時候,我們往往是沒有準備好的,我們打算怎麼選或者我們要選什麼。

我在臺灣所看到的,或許在中國大陸,也可以有所感應的,那就是當真正有很多自由選擇在我們身邊的時候,我們真正反映出來的態度不是說我應該怎麼樣好好利用科學和知識所帶給我的空間,讓我自己的獲得更豐富。而是說,這麼多事情要選,好累,最好是有人給我答應,我照著做就好了。所以,我看到的矛盾,不管在臺灣或者是在中國大陸,都是人一邊在追求自由,一邊在逃避自由。

一百年前跟今天相比,我會認為最大的差異就是,到今天不管這個時代怎麼改變,好多新的事物發生的時候我們都不是把它當做問題來面對,我們都是把它當做新的答案來揭示。可是一百年前他們沒有那麼幸運,可以有這麼多人給他這麼明確的答案,也沒有那麼膽小說人家給我答案我就接受了。那是一個沒有答案的時代,那是一個逼著每個人都必須要尋找答案,因為逼著每個人尋找答案,每個人也要想盡各種方式,第一你要想盡各種資源,到處東抓西抓,這就是魯迅當年說“拿來主義”,你拿來,你能夠用。

第二件事情是,你要尋找答案,你就必須要形成這個答案去努力說服別人。所以,我們看到那個時代、那個狀況,五花八門,它亂七八糟,中國處在完全收不住,沒有一個權威、沒有一個力量把中國社會收拾住的混亂狀態。但是混亂也就讓每個人,你不能躲著,你不能躲著說這跟我無關,你叫我怎麼過日子我就過日子。沒有人教你怎麼過日子,所以只好每個人都是尋找。

我到大陸來經常碰到朋友問一個問題,為什麼臺灣可以保留這麼多中國文化。我現在知道怎麼回答,我很誠實地說,臺灣之所以有這些,那是因為當年臺灣跟中國大陸對立的情況下,中國大陸搞文化大革命,要取消中國文化,蔣介石就在臺灣決定,他要做復興中國文化運動。

為什麼原來那麼難回答?因為這是我們小時候成長的惡夢,一天到晚孔子、孟子,一天到晚中國文化,中國文化跟我的生活好像沒有什麼關聯,沒有什麼直接在生活上用得到的。這本來是一個政治上面的考量,包括蔣介石他所站的立場一向都是,中共是外來的,所以我自己才是正統,國民黨才是正統,所以你們不要中國文化更好,我就是要宣揚,你們不要中國文化,那中國文化都在我們這裡。

兩岸冷戰時雙方各有各的問題,中共必須要面對的是跟蘇聯老大哥一面倒,而臺灣只是沒這個口號,是另外一個問題,我們向美國老大哥一面倒。只是向蘇聯老大哥一面倒,沒有像臺灣嚮往美國一面倒那麼困難,因為畢竟蘇聯跟中國都是共產黨當家,都是共產主義。可是臺灣面臨非常奇怪的局面,蔣介石明明是一個法西斯政權,但是他倒美國之後變成自由民主政治,他非得要對美國老大哥交待,得有自由民主的門面,這就是為什麼在臺灣會有選舉。

章詒和:杜月笙不是人 卻值得現代人思考

當下的中國,那就是人超多,都是人看人,從社區到邊遠的小鎮,彼此都是那麼靠前,心卻遙遠,這個世界我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你倒了我不會扶你一把,在彼此的冷漠中,有時候還有一絲的敵意,這是我體會到的。

在這樣一個時代下,人的主體性產生的危機,就像旅遊一樣,去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看完他鄉回來看故鄉。我覺得我們的問題就是,我們常常不看故鄉。原本以為結束了政治運動,進入改革開放。我們對自由,富裕的未來的追求和嚮往,該有充分的釋放。的確,89至今,社會在改變,我們可以在微博裡,博客裡,文章裡,論壇上,熱烈乃至激烈地討論著公平,正義,憲政,文明,歷史進步的話題。但事實並非如此——我們的日子基本讓位給了對物質生活的欲望。

我是不太關心外國事務的人,不像資大姐和楊先生那麼精通外國,我一天到晚都是在國內呆著,不是太清楚,也不太懂。我覺得中國在現代化當中,人沒有現代化,人沒有歷史意義的現代化,這不只是每一個作者,是每一個公民,特別是一個青年人應該審慎思考的問題。另外,我說三個“不可低估”,我也不怕你們報導,反正有人跟我說,不是我的原創:不可低估中國農民的愚昧,不可低估中國官員的貪婪,不可低估中國知識份子的墮落。

我認為對德行的認識,不能只看思想傾向,不看直觀的可感的形象。這裡,我講講杜月笙的故事。

杜月笙,都說他是上海大亨,流氓。我想講兩個事情,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淪陷,章士釗辭去東北大學的教職南下去了上海,沒有人聘他做教授。他的本行,他留學英國,學習非常出色的,主修正值和法律,兼修邏輯,“邏輯”這兩個字是章士釗的翻譯。他掛牌,沒有生意,非常冷落,但是章先生很會享受,才多欲多,章士釗就是欲多,這個時候杜月笙施予援手,聘他為私人律師,給他每個月一千塊,霎時律師事務所極紅火,迅速擴張,他每月收入過萬,大家對他投靠杜月笙有所非議,章士釗自己也說,我現在就是吃流氓飯。這裡面有義,耐人尋味。

我還想講杜月笙和孟小東。很多人都希望我寫,現在還不是時候,我絕對會寫。1949年,杜月笙攜全家從上海到了香港,他很清楚,他不能到臺灣,到臺灣他會倒楣,他也不能留在大陸,知道共產黨早晚會找他清算。香港,也不是他久留之地,於是杜月笙決定全家移民法國。那個時候杜月笙已經有準備了,那天在客廳裡,杜月笙說,我們要去法國,法國氣候好,宜於養病。他當時在想一共辦多少張護照,一共是27張護照,這個時候孟小東在旁邊輕輕說了一句,我跟您去,您說我是您的使喚丫頭還是您的女朋友呢?你們琢磨出來沒有?“我跟您去?您說我是您的使喚丫頭還是您的女朋友?”出言極輕,你們沒聽懂,杜老闆聽懂了,辦護照的事情暫停,趕快把我跟阿東的婚事辦了。杜家人全傻了,很快就結婚了。於是孟小東成為杜月笙的五姨太。

又轉年了,到了1951年,法國沒去成,為什麼?杜月笙的病加重了,不是8月1日就是8月2日,我記不清楚了,杜月笙還是清楚自己的病快不行了,他第一件事情叫他大女兒,說你到滙豐銀行給我拿個東西。他女兒就去了,拿了一包東西,杜月笙打開,裡面全是借條,跟他借的最少的是5000美元。朋友們,40年代,5000美元。跟他借的最多的是500根最重的那種金條。落款全是國民黨軍政要員。杜月笙一張一張的看,一張一張的撕掉,他女兒非常不解,說你為什麼?他說我死了,我不願意你們去要錢,我不想你們跟他打官司。這叫杜月笙。

到了8月7日,杜月笙開始安排後事,叫他的秘書開三份遺囑,其中一個就是關於財產的,有現鈔,有債卷,有不動產,遺囑立完以後,他讓人取了一個包,裡面是10萬美元,然後按照杜家先外後內的原則當場分錢。分到孟小東,1萬。孟小東脫口而出,這點錢我怎麼夠花。馬上,杜家人(我上個星期剛得到的一個資料),杜家人當時就有耳語,你還不是老頭子慌忙給你辦婚事,你要是丫頭,2000你都別想。然後散了,各自拿錢回去。這個時候杜月笙把一個男僕叫進來,說你停一下。杜月笙從枕頭裡面拿了一個口袋,裡面有7000美元現鈔,點了4000,他跟那個男僕說,你給媽咪。媽咪就是指孟小東。他說最苦的是媽咪。十天以後杜月笙死了。那個時候他應該64歲。

我覺得杜月笙非常值得拍成電影,值得現代人去思考。我們現在的實用,我們現在的趨炎附勢,我們現在的人心之險惡,我們看到人快死了不幫一把。杜月笙是混蛋,杜月笙是流氓大亨,杜月笙不是人,但是他當中有沒有我們可以思考的東西?傳統道德裡究竟有沒有我們可以繼承的東西,請諸位和我一起深思。


人物簡介:

201831a01.jpg

資中筠,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前所長,博士生導師。湖南耒陽人。1951畢業于清華大學西方語言文學系。在國內主持過若干大中型國際研討會,在組織中國的美國學和中美關係史的研究以及參加和促進中美學術交流方面辛勤工作二十多年,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

 

201831a02.jpg

章詒和(1942年9月6日— ),安徽桐城(今樅陽)人,生於重慶,中國戲曲學院戲文系畢業。為中國民主同盟創辦人、中國農工民主黨第六屆主席、中國“頭號大右派”章伯鈞二女(母為李建生)。現為退休作家、戲曲研究學者、中國民主同盟成員,現居北京守愚齋;其兄章師明現為中國農工民主黨名譽副主席。

 

201831a03.jpg

楊照,中國臺灣作家、學者、媒體人,本名李明駿,1963年生。出版多部小說、隨筆集,代表作《我們仨@1963》(楊照、馬家輝、胡洪俠合著)、《故事照亮未來》《迷路的詩》《想樂》《尋路青春》《經典裡的中國》等。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搜尋

追蹤我們

徵人啟事

41.png

稿約

43.png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QR code:

官方網站

web.png

LINE官方帳號

line.png

臉書粉絲頁

fb.png

趕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4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