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水萍

臺灣原始漂流意識(上) ☆作者:鄭水萍

鄭水萍博士:

臺大歷史系畢業|第二廈門大學臺灣研究所博士|聯合國藝評人協會前理事長|第一亞太研究院人文所所長|南方土地公研究所所長


今天談臺灣漂流意識,我每一題目,土地公、苦力都是十年、二十年以上成型的題目,慢慢地...因為沒有人做,像這個漂流原來沒有一個人做這個題目,沒有人認為這是一個題目。我從什麼時候開始發現這絕對是一個大題目?

 

英國向中國檢舉,日本人西澤侵佔西澤島

我去東沙島,日本時代叫做西澤島,有一個高雄的日本商人叫西澤,他發現這個島,其實中國早就發現了。然後,他就佔領這個島,把它改名為西澤島,有築鐵道,大約五百個人在那裡採蔗菇菜和打鳥,他還把這種鳥做成郵票。他的活動力很強,全世界有很多人知道這個西澤島主,我有考證一番,台灣日日新報有把西澤島的事情做成頭條新聞,登了好幾次,我把西澤在東砂島的情況查證出來。中國在那個時候是中華民國,英國去跟中國檢舉說東砂島被日本的西澤佔領,中國就派人去跟日本談判,賠了很多錢,西澤才離開東砂島。

西澤佔領東砂島時,發生很多的漂流事件。我們有一群研究海洋的朋友,各個領域都有,我們有做一個東砂島白皮書,內政部離島建設方案,東砂島和吉貝島一樣有一個龍尾巴,後來在那裡就做了一個港口,這個龍尾巴就不見了,很可惜。所以,如果你不瞭解一個地方的時間、空間、歷史,對一個人的人、事、時、地、物沒有很深刻的瞭解,你就很容易輕率的發言或做一些事情,這樣是很危險的事情。

我在做東砂島報告的時候,因為那個時候做海洋文史的只有我一個人,我就很認真的去了好幾次,東砂島像一隻螃蟹,有一個內海,外面是環礁,國軍現在在那裡有做一條跑道,從屏東C119和長榮的班機都可以飛東砂島,跑道剛好長度夠,飛機停下來的時候剛好在司令部的後面。我去的時候,發揮田野調查的精神,一五一十地沿著海岸線走了好幾圈,它兩隻伸出去的螯的地方是飛機場的盡頭,有一個垃圾堆在那裡,走一圈大概兩個小時左右。那時我就發現東島沿岸的垃圾特別多,我就注意看是哪裡來的垃圾,有越南的香烟、菲律賓的女人的高跟鞋、美國的罐頭、台灣的泡麵的包裝袋,我沿途對垃圾也做了番記錄,這些離東砂島都很遠,但全部最後都漂流到東砂島。在日本有漂流學,漂流物是一個重要的項目,等下我會來講。東砂島的漂流物促使我發現漂流要研究,台灣不重視漂流這件事情,魯賓遜漂流記在全世界的圖書館是僅次於聖經的,第一個多的書是聖經,第二多的就是魯賓遜漂流記,每一個國家的圖書館都有魯賓遜漂流記,從小我們也讀過。魯賓遜漂流記反應了西方的漂流意識,我今天主要是講漂流意識。我開始去了解原住民的漂流傳說、漂流事件,他有他漂流的海季。荷蘭人來了,西班牙人來了,包括後面的五口通商,他們是屬於西方的系統,這個系統也很複雜。第三個就是日本,日本的漂流有一個大師叫柳田國男,日本所有的海洋史都是柳田國男寫的,他開始研究海洋的時候,漂流在日本來講非常重要,日本現在三十六個縣的縣政府網頁上面,都有刊登每個月日本的漂流事件。現在台灣高雄和台北都有記憶國書,不管什麼時候去買漂流這個關鍵字,所有的記憶國書,日本的書店至少有十本以上。你在去三民書局,或誠品能找出五本有關漂流的書就不錯了。同樣是海島,柳田國男是大師級的,他開創日本漂流學的研究,我們沒有,我開始做的時候只有我一個人,後來增加一個是中研院的康熙永教授,整個台灣好像只有我們兩個人在做。我們兩個去中興大學開會,來了一個韓國教授來台灣發表論文,搜集了十幾件韓國人怎麼樣漂流到台灣的歷史。結果,他遇到我們兩個,他覺得台灣的漂流研究怎麼這麼厲害,其實就只有我們兩個。

漂流對台灣的歷史很重要,日本人這段像琉球五十幾個難民漂流到牡丹社事件的八牙灣事件改變了台灣的歷史。這個非常嚴重,我們自己都不知道。日本佔領台灣的時候,用毛筆寫的原件,搜集了台灣的漂流事件,幾十本放在…台灣唯一有研究漂流的時間就是在日本人佔領的時候,因為柳田國男的關係所以就研究漂流,他來台灣也研究台灣的漂流,那個都是用毛筆寫的,原件現在放在中央圖書館,那個有複印本。本來陳奇南做主委的時候,我跟他講有重量級的資料要把它出版,就是台灣的漂流記錄,日本人搜集的原件要把它出版,出版一個漂流全集。

我在台大圖書館找到一本也是日本帝國大學留下來的,日本人搜集的日本漂流記,裡面的資料也很多。我們台灣人自己不知道,也沒有人去用過這本書,我是第一個借的,戰後就更不用講。我不是隨便講一個看法,每一個都是有著作,像這個漂流我也是有著作,這是我的升教授的升等論文。我去查國家檔案局的資料,戰後一直到我寫這本報告之前有一萬八千多件,那資料的數量不得了,但是你有沒有聽過台灣哪一個漂流研究專家?這個就是我研究漂流的開始。

 

海洋自由論

海洋占全世界面積的十分之七。荷蘭人的時候就有海洋自由論,就是公海。西班牙人和荷蘭人妄想把地球分成兩半,一國一半,結果後來荷蘭人航行累積的經驗產生了海洋自由論。即使現在的美國,沒有一個國家可以佔領所有的海,所以,馬漢的海權論也是這樣來的,但是它無遠弗屆,一艘船可以繞全世界一圈,在陸地就沒有辦法。陸地有大山、海洋隔絕;海洋就四通八達。馬漢的海權論就是從海洋自由論、公海的關念延伸出來。台灣人對海的意識要加強的地方太多,因為我們是海島。有一些原住民看到漂流木,做一些創作,就這樣。像漂流和他的祖先,大部份的原住民沒有這個概念。所以歷史的記憶就講生命變化非常有關係,但是幾乎沒有有系統的研究。我研究台灣的關係,我就去了解南島語系,不只南島語系,從太平洋這些國家,從日本、關島、夏威夷、復活島到紐西蘭,他們歷史的開始,他們不是像中國有盤古開天,像西方有創世紀。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講,歷史怎麼開始的?中國就是盤古開天地,西方就是創世紀篇,那個都和陸地有關係,和海洋沒有關係。和海洋有關係的,太平洋全部都是和漂流記開始的,復活島也是從漂流記開始的,紐西蘭也是從漂流記開始的,關島也是從漂流記開始的,日本有田國男的研究也是從漂流開始。漂流是一個很重要的現象,很重要的事件,需要去研究的,但是我們這方面非常弱。我研究的結果,我又有一個新的著作,我這裡面都是獨創、原創,自己想出來、觀察出來的。有一種哲學裡面就講世界是從四個借出來的,從風借、土借、火借、水借出來的,四借有四個場域,從這四個原素開始出來的。水是流動的,裡面除了土借以外,土借是固定的,像海島本身就是土借,它是固定的。如果是風借,氣流,或是水借,這個都是流動的,火的話是能源。如果從原始的原素去探究的時候,氣流也好,水流也好全部都是流動的。流動才是地球...你看氣象報告為什麼每天都不一樣,那個就是氣流,海流的問題,我們都習以為常,受到陸地固定的思考,要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要紮根,這個都是屬陸地的思考。但是海洋的思考,海洋文化的現象,它產生的意識是怎麼樣的?海洋因為太大了,都是流動的,我在做東砂島,南砂島研究的時候,我坐船去這些島,南海又叫葬海,它很深的,你如果停機的時候,海洋永遠在漂流流動的,洋流都是在流動的。只有靠近高雄港港彎裡面下錨,那個才叫下錨。深的地方根本沒有辦法下錨,所以深的地方時鐘是很重要的,英國人格林威治時鐘為什麼以英國為主?英國因為在航海,他要算準自己向東多少,向西多少,向北多少,時間和空間的關係非常重要。所以,英國國王和瑞士國王要獎勵要做海上的時鐘,買時鐘要買船上用的那種,那種最準,不能有絲毫的誤差。時間和空間就是一個人的存在,在海上更重要,漂流的時候就失去時間和空間。所以,海上只要一停機,或是發生海難,大部份都是和漂流有關係。這是一個島嶼,一個海洋的國家應該有的最基本意識。

 

島的歷史從漂流開始

原住民的漂流是這樣,太平洋所有島的歷史幾乎都是從漂流開始,紐西蘭島、復活島都是有漂流的故事,都是從漂流說開始。台灣的漂流從哪裡開始?台灣有一個漂流紀念碑在哪裡?沒有人知道。因為我寫太麻里鄉誌,太麻里往香蘭的路上那邊就有一個原住民漂流紀念碑。去看漂流紀念碑的時候,才發現怎麼各族都來這裡拜?原住民東海岸各族都來這裡拜漂流紀念碑,都在旁邊立類似神祖牌那種東西。後來我查證原住民的傳說,尤其是東海岸,漂流的海祭,因為他們要紀念祖先怎麼來的,他們有海祭,都不一樣。在漢人來講就是土地公、三界公、天公的祭典最重要;原住民來講,漂流的海祭最重要,像蘭嶼,船做好了要下水會做一個船祭。所以,對台灣不了解就不知道要去玩什麼,過年去東海岸,一大堆車塞在那裡,根本不知道要去看什麼,要去看原住民各部落的海祭。對一個空間、時間無知,空白一片,根本就不知道要看什麼。這個對東海岸的原住民來講,海祭是非常重要的,大部份是紀念他的祖先怎麼漂流來的。西海岸因為漢開發都漢化,漢化以後產生一個狀況,平埔族本來應該有海祭的,但是平埔族的海祭都消失不見了,就只有一個西拉雅族,在台南那邊有一個叫GABASHUA吉貝SHUA,它有海祭。那個海祭就是紀念平埔族、西拉雅族的祖先怎麼樣跑到台灣來的。因為我的碩士論文是做澎湖,每一個島我都去,有一個吉貝島,用閩南語唸叫GEBUE,但是吉貝島的人不唸GEBUE,不唸閩南語的發音,他們唸GABASU,和台南部落GABASHUA的發音一模一樣。最妙的就是這個GABASU和GABASHUA平埔族的敵人都是在南邊有一個叫恰卡的敵人。所以在澎湖的恰卡要坐船去吉貝SHUA,本來是要從赤嵌坐船的,但是赤嵌的人和吉貝的人不和,所以就跑到海洋博館那邊搭船去吉貝,很有趣的現像就是吉貝SHUA和吉貝島的原始發音是一樣的,他們的敵人都是在南邊一個叫赤嵌的敵人,結果到台灣來都有相對應的關係,這個其實是一個大公案,還要去考證。所以,吉貝SHUA是西海岸平埔族唯一有漂流的海祭,有漂流的傳說的平埔族。西海岸因為整個漢化太嚴重,土地公、三界公整個內化蓋過去了,但是,東海岸就不一樣。東海岸從宜蘭開始,一直到卑南統統都有漂流的海祭、漂流的傳說,追溯來源都和香蘭的漂流紀念碑是有關係的。

 

漂流紀念碑

西海岸這邊,南投有一個平埔族,他的祖先和海洋的傳說也和原住民漂流紀念碑的傳說類似,這個傳說就另外可以寫一本書了。漂流紀念碑的傳說是太平洋本來是一個陸地或一個島,要小心這個地質的歷史可能會再發生,因為現在地殼正在變動,墨西哥那邊地震我們這邊就會地震,因為是同一個板塊的周邊,就是太平洋本來有一個板塊,這個太平洋板塊不知道什麼時候沉下去,原住民的傳說有的說是島,有的說是大的陸地在太平洋沉下去,有的版本就是兩個兄妹,有的版本說是幾個兄妹,有的說乘一隻烏龜,有的說是乘一艘獨木舟,因為陸地沉下去了,就漂流到台灣來。兄弟很多的那個版本,在漂流的過程,有的人就跑到天上做星星,有的人就跑到海裡做什麼,版本不一樣,無論如何最後漂流到台灣來。所有的版本到最後都只有一個男的和一個女的,一對兄妹漂流到台灣來,就是漂流紀念碑登陸的地方。這個你不要以為是神化故事,我後來就特別注意漂流事件,或是去田野調查,我發現這種事件很多,漂流到漂流紀念碑附近的事件很多,我就請教研究地質的專家,他們認為香蘭附近是河流入海的地方,海流經過入海口附近就會產生吸力,把所有漂流的人、動物或物品吸進去港口附近的陸地登陸。我在太麻里碰到一個原住民和漢人混血的工匠,他搭了一個棚子在那裡做工,我就過去和他聊天,他的祖先是從大陸來的,本來在鹿港定居,他的祖先後來坐船出海捕魚,在鵝鑾鼻的時後發生海難,他的阿公就漂流到香蘭太麻里去了,他在那裡就和原住民結婚,後來就生下他,這是真實的漂流事件。有一次我看新聞,因為墾丁那裡常常有潛水訓練,有幾個男生和女生請潛水教練訓練,後來發生海難,他們就漂出去了,墾丁那裡的人就非常著急的在找他們。後來,他們漂到太麻里那邊被洋流吸進去,所以他們就在太麻里那邊獲救。原住民講的漂流紀念碑的那個地方,的確到現在還是在漂流事件,因為海流的關係。我和中山大學二十幾個教授做海洋白皮書的時候,有的教授就研究洋流的,他每天都在畫洋流的方向圖,遇到陸地怎麼漂,每天都在畫那個箭頭,那個就是純粹從物質的方面去研究這個洋流。

 

中國的九流十家

流,中國也有九流十家,那個是應用到人類的身上去。後現代都市人的流動、資訊的流動、錢的流動、車子的流動,流動才是正常的。不流動,根深蒂固要在一個地方,那個是屬於地方意識,了解我的研究的人,只聽到我講的十分之一,以為我只是專門研究土地公,不是的。漂流是我原住民空間意識三論,我發展三個論述,其中一個是漂流。我的碩士是唸都市的,像澎湖人來高雄這個就是流動,像上次講南方意識,府城不行了,這些人就跑到台北去,跑到高雄去,這屬於人的流動。有一本書很有名是《網路社會的崛起》,講到網路全球化,網路就是一種漂流、流動,流動已經又回來了,農業社會、封建社會的時候,容易固定,地方有一個土地公,有一個界線,所以才會有三界公。相對於長城、西安半坡村這種有城,有界線的,另外就是流動。這一套是我自己想出來、獨創、原創的,但是有一個人是後現代的大師叫德勒斯,他有一本書就講陸地的流動,陸地的流動是指遊牧思想。整個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有城的、有界線的、農業的、封建的,和流動的遊牧思想的、遊牧生活的那些人對抗,所以才會有萬里長城。萬里長城就是把流動、遊牧的那些人和不流動、農業的這些人用一個長城分開。原來是戰國七雄,各有城,後來就變成長城。所以,陸地上的流動就是遊牧族,你看中國歷史有多少,從兇奴、蒙古都是遊牧民族,遊牧就是陸地的流動。

後來,我讀到盧梭的不平等思想,人權的理論。盧梭就講到原始狀態,他真的是思想家,他不是有什麼個案,像我就是有一個個案,像漂流,在研究組合出來的,盧梭是靠他自己想出來的。他說原始狀態本來空間就沒有屬於誰的,全世界原住民都是在流動,像匈奴、蒙古這種騎馬的,像吉普賽都是流動的,流動才是人類原始狀態的主流。都市化、全球化、網路化以後,又恢復到流動。從氣流的流動,水流的流動,這才是重要的地球現象。所以日本人常常講說「腦筋像水泥」,那個就是固體化,屬於土界。航行和漂流有什麼不一樣?航行是有動力、有目標,要做生意,要打仗的,這個叫航行。漂流是沒有動力,和藝術家一樣,沒有目的的目的性。美學裡面有一個沒有目的的目的性,這個題目我曾經去高師大的藝術研究所講過,為什麼?藝術家創作的狀態很像漂流、自由。有一部電影在演復活島,他們就是漂流到另外一個島,跳下去漂流到另外一個島,所以太平洋的這些島嶼之間,現在要證明漂流傳說,有一派學術就實驗從埃及做同樣的草船,怎麼樣到南美洲,然後,從南美洲坐船,怎麼樣漂流到復活島。日本有人在做這個。我想澎湖人怎麼漂流到台灣來?做竹笩實驗看看。

(明日續)

 

本文同時在家國論壇與新大學網站刊出: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健保免費連線 暨中華家國黨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杭州南路一段廿三號七樓之一
電話:〇二–二三五一三一五一
中華:〇九三三–八五三 六八四
電郵: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即通:SKYPE,LINE,WECHAT,VIBER:MeiFengNorway
城市:CITY.UDN.COM/688
網誌:BLOG.UDN.COM/MeiFeng
臉書:WWW.FACEBOOK.COM/MEIFENGNORWAY
影音:TW.YOUTUBE.COM/MEIFENGNORWAY
維基:https://zh.wikipedia.org/wiki/梅峰_(政治人物)

搜尋

追蹤我們

徵人啟事

41.png

稿約

43.png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QR code:

官方網站

web.png

LINE官方帳號

line.png

臉書粉絲頁

fb.png

趕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4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