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風美雨

歐風美雨

中國核工業發展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注入穩定因數(下) ☆來源:太和智庫

♦ 本篇文章轉載自 太和智庫。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19/11/6  

201951c05.png  

建設中的中核集團福清核電現場(資料照片)(圖片來源:新華網) 

推動全球核工業發展,中國責無旁貸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核工業進入中國。世紀之交的二十餘年,核工業助力中國,核工業的未來需要中國。 

  中國核工業興起志在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注入穩定因數  

能“平事”的朋友是最鐵的朋友,對國際地緣政治產生最大作用的當屬軍事合作。能源特別是核能的特殊地位,決定了能源合作具有軍事合作類似屬性。能源是一個國家的命脈,關鍵時候能夠為“遊戲續命”的只能是真正的夥伴。中國作為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團結的物件越多,世界穩定的力量就越強。特別是沿“一帶一路”延伸推動核工業合作,能進一步增強該倡議的感召力、凝聚力,讓更多國家和地區的民眾受益。 

從世界核工業自身發展的可持續性上看,中國核工業不僅是穩定因數,更是引擎、舵手。發達國家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逐利性,決定了一旦有偶發因素、安全事故導致資本利潤受損,必然會發生投資抽離轉向、行業發展和技術研發不持續等問題。社會主義國家制度性優勢為世界核工業發展渡過難關提供保障。 

擔負全球性責任,既要踏腳實地還要“仰望星空”。宇宙的無窮奧妙吸引無數人孜孜以求。核能將是人類走向外太空的理想能源。小國、弱國沒有能力也沒有足夠的國家意志支撐對人類未來的探求。只能是大國、強國和國家集團,才有能力有意願擔此重任。而國家集團更傾向於謀求集團內部的共同利益,全球責任大為遜色。美國奉行“美國優先”戰略,又逐步走向封閉和自我。中國雖然暫時沒有足夠能力引領人類太空探索,但要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在優先保證發展的基礎上,以更多的人類情懷,更多地“仰望星空”。假以時日,中國也許會成為人類走向太空的引領者和最大貢獻者。 

  中國宏大的核電發展空間是對世界發展的最大貢獻  

中國核工業與美日歐許多國家都有緊密合作。在全球經濟增長乏力的大背景下,中國核工業發展對相關產業的強勁需求正當其時。若中國核工業“走出去”戰略順利實施,對合作國的經濟發展也將產生積極影響。可以說,沒有中國國內市場及其開拓的全球市場,類似西屋電氣公司破產等事件,可能還將持續發生。與今天的中國“脫鉤”,只可能是某些政客的一廂情願。 

中國核工業發展的“超級大蛋糕”,造福的是全球。2017年中國一次能源消費類型中,煤炭占60.4%,遠高於世界27.6%的平均水準。核電占比僅為1.8%,不及世界平均水準4%的一半。

 201951d01.png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全球核電的一致目標是至2050年能夠占全球電力供應的25%,中國核電占比不到2%,發展空間巨大。

201951d02.png 

我國歷史和預測並網的核電裝機容量以及未來的目標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是對世界發展最直接的貢獻  

國家原子能機構副主任張建華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中國核工業發展已進入世界前列。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安全和性能指標達到了國際三代核電技術的先進水準,國內外工程建設順利推進;引進第三代核電技術AP1000和EPR,全球首次實現商運;第四代核電技術研發處於國際領先水準,鈉冷快堆、高溫氣冷堆示範工程啟動實施。核技術應用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已形成較為完備的產業體系,年產值規模保持在20%以上增長,成為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新亮點。中國核工業的發展,為“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提供了堅實基礎。 

“一帶一路”倡議是核工業“走出去”貢獻世界的主要平臺。根據中廣核統計,“一帶一路”沿線中,有28個國家計畫發展核電,規劃機組126台,總規模約1.5億千瓦。以第三代機組平均造價1.6萬元/千瓦預估,市場總量約2.4萬億元。受政治、經濟、軍事等因素影響,中國核電企業要想在“一帶一路”搶佔市場份額,就需要調動國家外交、核能職能部門、核電企業甚至是軍方等多方力量,集智攻關,全力推動。最近,有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領頭羊”之稱的沙烏地阿拉伯,把第一個也是該國當前唯一的核電項目給了韓國,令人多少有些遺憾。

201951d03.png 

我國現階段核電“走出去”專案全球佈局情況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確保核安全是中國作為核大國頭等重要的責任  

世界核工業再也經不起核事故打擊。人類必須致力於杜絕核災難重演。9月3日我國首次發佈《中國的核安全》白皮書,系統闡述了我國核安全的基本原則和政策主張,分享了核安全監管的理念和實踐,全面闡明我國宣導構建核安全命運共同體的決心和行動,有效回應國際社會和公眾對核安全的關切。我國要繼續在加強核應急體系建設,完善三級核應急管理體系和救援能力體系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並按照國際原子能機構倡議,在全系統持續開展核應急安全改進工作。我們在核安全文化建設方面要有中國特色,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理性、協調、並進”的中國核安全觀,努力營造“知核、擁核、興核”的良好核安全文化氛圍。我們要利用多種媒體、採取多種方式向世界宣傳我國核安全建設現狀、核安全技術發展和安全文化建設,為我國核工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營造良好國際環境。 

  擔負全球性責任要有自主創新能力  

中國核工業要擔負全球性責任不能止步不前。中國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的衝突,特別是中美之間持續的貿易戰,再次讓人們看清一個事實,國家間的戰略博弈最終要憑實力說話,西方實施遏制中國的戰略還將持續相當長時間,中國要發展核工業,不斷提高對世界核工業發展的影響力,只能靠自己。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核技術研究起步開始,中美在這一領域就處於“脫鉤”態勢。中美貿易戰開始不久,美國能源部2018年10月率先宣佈,美國限制向中國輸出非軍事核技術,以阻止所謂的中國非法將其用於軍事和未經授權的方向。同時,由於擔憂中國致力於從美國公司獲取核裝備和先進技術,也禁止中國企業參與美國及合作夥伴在民用核領域的兼併、投資行為。據雅虎財經網1月2日消息,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創辦的核專案公司泰拉能源(Terra Power)因美國政府新規限制而放棄了與中國國企的行波堆(TWR)合作項目。我國以市場換技術的嘗試再次被無情打破。在此之前,我國同西屋電氣公司合作建設AP1000反應堆過程中,美方同樣不讓中國接觸其核心技術。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確保核能技術的世界領先地位,必須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搞好頂層設計。全球核工業發展的暫時低潮,為我國彌補過去決策失誤、加快發展提供了難得機遇。我國首部《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05-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不能如期完成已成事實,實施過程中引來諸多激烈爭議,尤其是對“全盤引進、一步跨越”的建設思路議論更多。客觀地說,《規劃》爭議頗多,也有特殊原因。一是受到了不可抗拒的外部因素,即日本福島核事故的影響。二是核工業系統各方難免存在利益衝突。身處不同系統不同部門思考問題的角度也會有差異。國家政策對各方資源的投向投量及市場蛋糕分配產生重大影響,爭論不可避免。我國核能發展“十四五規劃”正在制定中,為此,一方面,必須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要站在全域和長遠的高度謀劃核能的發展,既要兼顧各方利益,還要全國一盤棋;既要立足當前解決現實問題,又要放眼長遠集中力量辦成幾件大事;既要謀求各行業各企業自身最大發展,還要宣導團結協作、甘願犧牲、甘當配角。另一方面,戰略定力在確保重大決策的科學性上至關重要。保持戰略定力要有強大的抗干擾能力,每臨大事有定氣,面對質疑有主見,遇到挫折能堅持。對人類核災難這樣的突發性重大事件要有清醒的判斷、獨立的立場和科學的應對。保持戰略定力就要堅定依靠自主創新不動搖,不能被國外一時一事的利益蒙蔽眼睛。一切引進都要圍繞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預設毀約斷供措施。保持戰略定力要從國家層面關照各方利益、統籌多種資源,既充分徵求各方意見,又勇於決斷,科學確定發展路徑。特別是要充分考慮軍事利益需求,吸收軍方人員參與規劃論證,為建設強大的現代化戰略核力量提供政策保證。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要更加重視基礎研究。人類對原子世界的認知還非常有限。以“華龍一號”為代表,我國憑藉龐大的市場優勢,在核能大型裝備研發方面有了長足進展,但在核能原理性、獨創性研究方面與世界先進水準還有較大差距。在歐洲航天局的資助下,英國國家核實驗室(NNL)和萊斯特大學實現了利用稀有化學元素鋂進行發電(“太空電池計畫”),這種供電方式意味著,新裝置可在未來太空任務中持續供電400年。美歐等國在小型模組化反應堆(SMR)、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等方面的研究也都走在我國前列。為此,我們要繼續發揮“兩彈一星”精神,更加重視激發企業自主創新活力,打破產學研隔斷,集中力量取得更多原創性成果,搶佔未來核電技術制高點。同時,在中西方對抗日趨激烈的形勢下,中國要高舉共用共贏合作大旗,發揮大國在科研合作機制中的引領作用,加強與發達國家核能研究合作,建立符合參與大型國際科學工程和研究合作專案要求的、職責分明、運轉高效的決策、諮詢和管理系統,保障各方面任務的順利開展和實施。特別是要利用好由中、美、俄、歐盟、日本等參與的聯合實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研究組織,主動承擔與核大國地位相稱的國際責任,為人類新一代核能研發做出重大貢獻。(本文完結)

 

相關閱讀:  中國核工業發展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注入穩定因數(上)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搜尋

追蹤我們

徵人啟事

41.png

稿約

43.png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QR code:

官方網站

web.png

LINE官方帳號

line.png

臉書粉絲頁

fb.png

趕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4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