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論壇

歷史元來如此 :台大《新希望》的誕生與破滅 ☆來源:中央廣播電臺

♦ 本篇文章轉載自中央廣播電臺。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18/2/20

201901o01.png

1963年6月台大《新希望》雜誌創刊,引發青年自覺運動(張欽嵐 攝)

 

上一集主要接續「台灣人民自救宣言」之後,台灣所發生的一些台獨案件,我們談到了「蘇東啟案」以及「泰源事件」等。另一方面,這集節目想跟大家探討,當時在台灣的校園,如何產生「青年自覺運動」,或是台大為何會出現《新希望》學生刊物。

整個事件起源於一位外籍留學生在報紙投書,文章內容指出,台灣人很有人情味,但是沒有公德心。這樣的說法,可能大家都會心有戚戚焉,這是我們的文化,「人情味大於公德心」是普遍的情況。也因此,台大校園出現「不要讓歷史批判我們是頹廢自私的一代」海報,《中央日報》還以社論聲援、稱之為「青年自覺運動」。換言之,國民黨是支持的。可是我們必須了解,國民黨對學生動員這件事是相當謹慎,特別是禁止「跨校」的連結。可是這種自覺運動的發展,慢慢就脫離了國民黨原來所能接受的範圍,也因此演變成一些政治案件。

在這種背景下,1963年6月台大出現了一本《新希望》刊物。別忘記,當時校園的所有刊物都要審稿,成立社團也很困難。會那麼容易,是因為一開始國民黨並不反對。當時發刊詞是由主編劉容生所發表的「榮耀屬於中國 這一代青年的呼聲」,呼籲教育改革,要有公德心的下一代。這樣的說法應該是符合國民黨理想與價值,可是為什麼後來不行?

劉容生在建國中學時就是《建中青年》主編,父親是國民黨高幹。《新希望》雜誌完全由台大學生編輯印製發行,但是重要的是,它還跨校發行,這在後來1970-1980年代仍是不容易的事情。跨校發行再加上《中央日報》報導,所以大學、高中也熱烈響應,此時救國團開始介入輔導,同時成立了「中國青年自覺運動推行委員會」,由台大外文系陳鎮國擔任主席、政大法律系許席圖擔任秘書長,在全國各地發動社會服務工作,特別是偏遠地區,展現公德心的一面。

這個活動一開始蔣經國和國民黨都覺得不錯,可是後來演變成「串連」,它有組織,還要到地方去發展,更重要的是過程中不是完全能夠控制。我不覺得學生是故意要去對抗國民黨,只是學生的本質就是不喜歡過度被拘束,一直到現在都是如此。第二個是反省的結果會反省出什麼,譬如:既然是「新希望」,講青年自覺,那麼很自然地,就會引進自由民主觀念。原本想的只是介紹國外,摘譯洛克斐勒基金會的報告,討論民主的特徵,可是對照台灣,就像在反諷,感覺像在罵國民黨,對國民黨來說也是一種挑戰。

同時,民主是什麼,民主是一種生活方式,也就是民主不只是觀念,也要實踐在生活當中。那麼回到大學校園呢?不想沒問題,想了全都是問題。《新希望》接下來在1965年繼續扛起科學與民主的大旗,科學與民主也是「五四運動」以來很重要的訴求,所以稱為「再啟蒙運動」。當時台大哲學系助教何秀煌也表示:「我們應該打破容忍與沉默」,言其所該言,行其所該行。換句話說,這些都會慢慢衝擊到國民黨的威權統治。

而且不止於此,後來何秀煌又在1965年4月寫了一篇〈論容忍〉,在《自由中國》時代也有討論過容忍,殷海光與胡適之對「誰應該容忍誰」有不同意見。哲學系學生王曉波也寫了〈容忍與姑息〉,主張學生應該站起來。這個過程中還刊登了幾篇翻譯文章,包括:羅素〈我願意生活在的世界〉及〈自由或者死亡〉,愛因斯坦的〈論自由〉等。

你可能會問,這些文章審得過嗎?所以,1965年4月底台大訓導處發出了停刊命令:因為《新希望》第8期稿件不接受本校指導,所以停刊。副本抄送救國團總團部。由此可知,在校園「自由」的範圍內,救國團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可不只是辦青年自強活動的一個社團。

至於審稿制度的問題,一直到1980年代,我們曾經想學日本時代,報刊查禁就整個「留白」。所以1980年代,台大「大學新聞社」曾經有一次將審稿沒過的文章「刷白」,但刷的不夠乾淨,隱隱約約還看得見,當時的社長被記大過,社團停社一年。不接受指導是很嚴肅的事情,所以導致《新希望》走入歷史。

《新希望》走入歷史,並不代表「青年自覺運動」也走入歷史,因為已經化為社團,各地方都有,實際上一直延續到現在的校園,還是有許多社會服務性質的社團,繼續到偏鄉各處服務。但如果化為政治行動,就與國民黨原先能夠容忍的不一樣。

    「中國青年自覺運動推行委員會」秘書長許席圖,想繼續推動相關活動,後來被捕,也就是後來的「統中會案」,另外,還有1970年代成大學生的「成大共產黨案」,一般來說都是「青年自覺運動」的遺緒。當時集結這些人的哲學系王曉波以及心理系鄧維楨等人,後來分別成為保釣運動以及《大學雜誌》的重要推手。也就是自覺運動並沒有停下來,有後來衍生的一些政治案件,例如:「統中會案」,也有後續繼續發燒的民族主義論戰,最後演變成「台大哲學系事件」。至於《大學雜誌》則變成蔣經國接班前後,台灣主張自由民主改革,最關鍵性的雜誌,影響一直往後延續。

一開始是從校園運動開始,是國民黨可以容忍的自覺運動、生活運動、文化運動,但是,一旦民主變成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種生活形態,文化運動就會回過頭來衝擊到統治體制,這是國民黨所不能接受的。 

201901o02.png

(左至右)劉容生、王曉波、王樹民、鄧维楨、黄默、何步正 (照片提供者:何步正)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搜尋

追蹤我們

徵人啟事

41.png

稿約

43.png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QR code:

官方網站

web.png

LINE官方帳號

line.png

臉書粉絲頁

fb.png

趕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4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