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學復興

聖人是怎麼煉成的 ☆作者:範晨東

♦ 本篇文章轉載自 海峽兩岸心學研究院|心學復興。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20/5/6

文 | 範晨東(山西新民讀書會會長) 

本文屬於聆聽陳復教授《大學》《中庸》演講課的個人心得報告

聖人,對於現在生活在當下時空裡的人是一個陌生的詞彙。但是,現在社會上卻又在大力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如果我們在學習這些傳統文化的同時,內心卻又不明白我們到底要學來做什麼:是用來裝點與人交往中說話的門面嗎?是用來在某一些時間裡混得一個熱鬧的場面嗎?是用來在傳統的節日里弄一些很復古的場面嗎?如果只是如此的話,恐怕會本末倒置,白白浪費生命吧?相信往聖先賢看到自己的文章沒有人真正是用來修身養性、經世濟民,也會大失所望吧!

那麼,我們學習傳統文化的目的是什麼呢?早在五百多年前的明朝時期,即一四八三年,年僅12歲的王陽明(1472-1529)在私塾上回答老師關於何為天下第一等事時,便滿懷激情地說道:做聖賢。時間再往前推兩千多年,孔子(551B.C.-479B.C.)的弟子顏淵(521B.C.-481B.C.)曾說道:「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那麼,聖人究竟是什麼樣的人呢?筆者查到,「聖人」一詞最早出於《易經.幹卦》中解說「九五爻」爻辭的〈文言傳〉裡的「聖人作而萬物睹」,意思是聖人的出現使得萬事萬物都呈現出其本來的面目。用現代的語言來說,就是聖人使得萬事萬物都因應其在宇宙中的精確定位,而呈現出精準的概念指稱,這些概念構成了我們認知的世界。這樣的人,陳復教授稱其為「世界本體」(《王子精靈法則:陽明心學智慧記》)。

另一個出處來自於《黃帝內經》開篇在〈上古天真論〉裡談到的聖人:「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適嗜欲於世俗之間,無恚嗔之心,行不欲離於世,被服章,舉不欲觀於俗,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大意是聖人安處於天地間,隨順時勢的變化,不會產生不安的情緒,既不特立獨行,又不踰矩。在外不使形體過度勞累,在內不讓思想有所負擔,務求精神安逸愉悅,以悠然自得為已功,形體不會衰憊,精神不會耗散。這句話詳細地說明了聖人所呈現出來的精神樣態。 

202111c02.png

王陽明 圖丨來源於網絡

或許,有人會說,聖人何其難也!古往今來,聖人又有幾人呢?所以,我這樣的一個普通人,怎麼能成為一個聖人呢?這或許是受西化意識形態的影響,對聖人標的出一個量級出來,拿這把尺子來衡量自己,會覺得聖人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或者偏頗地認為聖人是一成不變的高大上,是不會犯錯的超人。其實,這都是一些認知上的誤區,如果不釐清這一概念,那我們讀聖賢書究竟又是為了什麼?明朝大儒婁諒(1422-1491)說的「聖人必可學而至」直接引導王陽明走上了聖路。

王陽明在《傳習錄》裡說:「聖人之所以為聖,只是其心純乎天理而無人欲之雜,猶精金之所以為精,但以其成色足而無銅鉛之雜也。 」又說:「然聖人之才力亦有大小不同,猶金之分兩有輕重。蓋所以為精金者在足色而不在分兩,所以為聖者在純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 」意思是聖人的重點在於心無偏私,而不在能力的大小,猶如金子在於其純度不在於其分量,如果在分兩上計較,是在求功利而不是在求聖。當然,人的能力上有大小之別,但這並不妨礙其成聖。

正如陳復教授所言:「大者成其大,小者成其小。」對於現代社會而言,我們所面臨的的社會環境和人生處境和古人比較,已經發生了很多的變化,但是這並不妨礙往聖先賢的思想對我們現實生活的指導和引領,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脫離社會而獨立生活,那我們在面對人和物的時候,就會產生彼此之間的關係,而安頓好這些關係,就是在成聖。具體來說,天下有達道五:君臣、父子、夫婦、昆弟、朋友。即人所要面對的五種人際關係,對於現代人而言,就是在家裡面,要處理好與父母及兄弟姐妹們的關係;在社會上要處理好同事間包括上下級之間,以及和朋友們的關係。每一個面向的關係若能妥善的加以安頓,就是在成聖。

如果再加以細化,或者說從根本上來講,上述種種關係的安頓何嘗不是人內心的安頓,正所謂正己而安人。這種內在身心的安頓,正就是《大學》和《中庸》要告訴我們的道理。《大學》開篇所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其中,「明明德」就是說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時刻呈現出我們內在光明的德性。這種德性,可以稱之為「良知」或「心體」,也正是陽明先生說的「我心光明」;「親民」就是安頓好外在的人際關係,使別人同我一樣明其自家的明德;「止於至善」就是要使得我自己的內在和我所面對的人際關係,都能達到一個圓滿的狀態。這種圓滿的狀態,稱之為中庸。《中庸》開篇有言:「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未發之中」就是我們心體內在的自然性狀,「發而皆中節」就是心體外顯出來的和善,前者是成聖的根本,後者是成聖的大道。

 202111c03.png

陳復教授著《王子精靈法則:陽明心學智慧記》 圖丨來源於網絡

那麼,聖人是如何煉成的?成聖的本末和次第如何?成聖的門徑和道路又在哪裡呢?

首先,我們來看成聖的本末和次第。從《大學》所談到的「三綱領」和「八條目」可以看出,「明明德」是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修身」的根本。一個人如果身不修,卻聲稱可以齊家治國平天下,一定是狂妄自大,本末顛倒。那麼,我們如何來明這個「明德」呢?《大學》裡面給出的答案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格物」是八條目的起點,人們從最根本的層面給予宇宙中一切事物一個定位,給予每一個事物一個與之相應的名稱;事物因為被定位,人們因此而產生出的相關知識與認知,會來幫助我們認知這個宇宙而給出一個觀念上的世界,這種因知識的交織而形成的浩瀚的意識海洋是謂「致知」;生命因為認知而形成某一主體意念上的某種純粹性,即由「致知」而開始「誠意」;因「誠意」而使得自己的觀念被釐清,心中的問題得以解決,人生的方向得以形成,是謂「正心」。這種交互發展的關係既是論證,同時又是體證,是一種不斷在依據具體的社會情境,做出與之相符應的本體自覺。

任何一套語詞,都可以詮釋出外在和內在兩條並行而不相悖的脈絡出來,譬如說「止、定、靜、安、慮、得」這六個字,即是具有工夫論意義的內容,也同時具有實踐論意義的內容。當人向內觀看,使得奔流的意念停止下來;這停止本身就會讓意念錨定在一個中心點上。為什麼?因為人在這種狀態裡會毫無保留的交出自己這個主體,而變成一個感應著本體的客體,因此而獲得身心深深的寧靜狀態;在這種寧靜裡,人體驗到心體收攝與外放的平安的頻率;進而在這種身心合一的頻率裡,產生某種既有又無的思慮;在這種思慮的狀態裡,獲得來自心體的能量,最後帶著全新的生命感與存在感回到現實中來。

從外在的脈絡來看,一個人只有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才會在紛紛擾擾的世界裡看清楚自己的位置;並安住在這個位置裡,在張弛有度的節奏裡,享受著生活和工作帶給身心的滿足感和愉悅感;在這種身心狀態裡,人才會有冥契於本體的思慮,並透過這樣的思慮,來讓自己的身心獲得一種動態的平衡,這種動態的平衡,儒家謂之「中庸」。

《中庸》裡面對於成聖同樣有著精闢的論述,這個根本就是一個「誠」字。「誠」即本體即工夫。從本體來看,是對於本體性質的表徵,所謂「不誠無物」;從工夫來看,誠意有著六個步驟:「形、著、明、動、變、化」。首先,完成事情要觀看事情的外在輪廓,觀察而放大它彰顯的特徵,找到特徵裡面的極大化效應,觀察其最光明的表現方式在什麼地方,然後進入其中展開具體行動,事情隨著行動就會展開轉變,這種轉變就會化生出效應。譬如說,我們要完成建構「知行書院」這件事情,首先,我們要明白知行書院的架構是怎樣的?她的與眾不同的地方在哪裡?如何操作才能使其發揮極大的社會效應,這些方法和步驟是什麼?掌握了這些情況以後,我們就開始展開具體的行動,這些行動在一步步地完成「知行書院」這個名稱的實質,在不斷的改變過程裡實現著架構的完成,這就是「化」。

同樣,我們也可以從內在的脈絡來觀看,也就是從觀念工夫來看「形、著、明、動、變、化」這六個步驟,當我們的意念萌生出來時,還僅僅是一個胚胎、一粒種子,接著意念有一個生長,這種生長帶來的擴大逐漸明朗而生動,在意念的權衡轉變裡,最後化生出一個將出未出的「知」,是為外在的「行」,因內外合一,故知行合一。

所以,成聖的根本就是「修身」,「修身」的根本就是「明明德」,就是「誠」。其次第,從《大學》而言,就是上文所述「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這是內聖;接下來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則是外王。因為陳復教授指出「修身」本身都是面對身體的外王。

 202111c04.png

陳復教授講授「大學與中庸:揭開內外合一的奧秘」一課的課本  圖丨來源於網絡

那麼,在了解了成聖的本末和次第後,成聖的門徑和道路又在哪裡呢?

成聖的門徑從外在來看,是「慎獨」。《大學》說:「誠於中,形於外。」意思是我們不要做自欺欺人的事,或者假模假樣裝出一副仁義的樣子出來,那隻是掩耳盜鈴而已。誠意不誠意,在外顯的行為裡是一覽無餘的。《中庸》說:「戒慎不賭,恐懼不聞。」即獨處的時候,知道天地間自有最靈明的感知,沒人看你良知也在看你,行住坐臥安然自得,不做羞愧的事情就是慎獨。一個人要誠懇地面對自己的生命。

成聖的門徑從內在來看,即《中庸》說「自誠明」和「自明誠」。前者是生而知之,屬於體證;後者是學而知之,屬於論證。但是,就像陳復教授所言,一個人沒有絕對的鈍根器和利根器一樣,「自誠明」和「自明誠」也是會在一個人的生命裡交替出現的,也是循序漸進的。有些時候是「自誠明」,有些時候是「自明誠」;有時候是「自誠明」之後的「自明誠」,有時候是「自明誠」之後的「自誠明」。

成聖的道路是「尊德性」和「道問學」,兩者的關係又如韋政通教授所講,是車之兩輪,鳥之雙翼,不可偏廢於一端。此兩者俱體的方法是「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意思是要廣泛學習,要仔細請教,要謹慎思考,要清楚分辨,要切實實踐。不學習則已,學習而未能熟練絕不肯停止;不請教則已,請教而未能了解絕不肯停止;不思考則已,思考而未能領悟絕不肯停止;不分辨則已,分辨而未能清楚絕不肯停止;不實踐則已,實踐而未能切實絕不肯停止。別人一次就辦到的,我就算做一百次也要辦到;別人十次就辦到的,我就算做一千次也要辦到。如果真能採取這種方法,再怎麼愚笨的人也一定變得明智,再怎麼柔弱的人也一定變得剛強。

綜上所述,我們說聖人必可學而至。只要走在成聖的路上,我們一定會成就出自己的生命氣象。那是經過終生奮勉之後的大氣象或者小氣象,無論如何,對於我們每一個人而言,那就是我們煉出來的生命精金。 

編輯:劉倩 | 審核:鄒祥

參考文獻: 

  • [1].陳復著(2018)。《王子精靈法則:陽明心學智慧記》。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2].張靖傑譯註(2016)。《傳習錄》。南京: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 [3].傅佩榮著(2012)。《止於至善:傅佩榮談大學中庸》。北京:東方出版社

 近期精選 

 

202111c01.png

作者 | 範晨東

山西新民讀書會會長,華人心學智慧諮詢師修課學員,心學教授師培訓課學員,從事教育工作二十餘年。 

 

閱讀原文


 202110f08.png

 

   關注我們    

海峽兩岸心學教育研究院,系經由臺灣心學知名學者陳復教授的宣導,由心學支持者共同設立,首任院長為劉莞博士,並由晉城知行書院山長張辰擔任副院長兼執行長。陳復教授在海峽兩岸推動心學教育二十餘年,無數青年學子因此受益,後由心學發展出心學心理學,並由海峽兩岸心學教育研究院主辦智慧諮詢師系列演講課,著重邀請臺灣思源學派學者群擔任師資,由晉城知行書院承辦與晉城孔莊書院協辦。歡迎認同海峽兩岸心學教育研究院的同仁關注公眾號和網站,加入我們的微信群,並惠賜相關議題稿件,我們將擇優發佈,來稿請寄郵箱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搜尋

追蹤我們

徵人啟事

41.png

稿約

43.png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QR code:

官方網站

web.png

LINE官方帳號

line.png

臉書粉絲頁

fb.png

趕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4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