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波濤

海峽波濤

西西弗:中美博弈的終極預測 ☆來源:中美印象

♦ 本篇文章轉載自 中美印象。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20/5/17 

編者按:文章的作者似乎不詳,但環球微視點在轉發時標注了“來源:西西弗評論”。西西弗是國內戰略評論界的後起之秀。這篇文章也許就是他寫的。如果不是,請作者或知情的讀者告知編輯。郵箱為: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環球微視點公號編者按:近來,有一篇近萬字的中美博弈預測作品,它誕生於去年年中,最初未得到重視,卻因字字珠璣,後來被讚譽為神文。文章邏輯嚴謹,思想深邃,格局宏大。預測中美博弈的多個未來之事不管多離奇,如今有些已經得到驗證,而剩下的還在被驗證的路上。

以下為正文:中國打贏中美之爭,有三個條件:1、中國內部的保持團結和統一;2、團結國際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打破西方聯合對華壓制;3、美國內部矛盾的進一步激化和經濟停滯。


 202024f01.png

未來二十年,中美關係的主旋律就是美國對中國的全面打壓和遏制。美國的遏制戰略並非國家主義和自由市場的道路之爭,也無關兩國的意識形態,就是單純的老大對有威脅的老二的打壓。

英美的一貫傳統就是要師出有名、要有道德高點。所謂中國的南海擴張、一帶一路、智慧財產權問題、貿易保護問題,貿易順差問題,不過是為師出有名找的藉口而已。就算中國真的實施了零關稅零壁壘零補貼,美國照樣會繼續遏制中國。

Trump說中國每年從美國偷走幾千億美元。很多人看了很委屈,解釋中國貿易順差幾千億美元並不是中國從美國賺得利潤,美國人也拿了貨物嘛,而且大部分利潤是美國企業賺走了。

其實根本不用解釋,貿易順差只是個為了打你而找的一個藉口而已。美國現在認為中國是競爭者,是對手,甚至是敵人,而不是什麼夫妻。不認清這個事實,掩耳盜鈴是沒有意義的。

 一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亡。二戰美國確立了全球霸權地位後,出現了兩個挑戰者,一個是蘇聯,在國力軍事上挑戰美國,第二個是日本,經濟上挑戰美國。蘇聯在頂峰時GDP大概接近美國的一半。蘇聯在經濟上從來沒有對美國構成威脅,但是軍事和政治上與美國分庭抗禮,綜合國力應該達到了美國的60-70%。

日本經濟上最高峰GDP達到了美國的70%左右,人均GDP超過美國,但軍事政治上完全依附於美國,大概國力頂多達到美國的50%。蘇聯被美國全面遏制,而日本經濟也遭到了美國的打壓。

最終的結果呢?蘇聯分裂成了15個國家,最大一個俄羅斯的經濟不到美國的10%,綜合國力估計頂多也就是美國的20%了。日本GDP從美國的70%下降到美國的四分之一,人均GDP從美國的150%下降到了65%,經濟上已經完全無法與美國抗衡。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就算沒有造反的行動,甚至沒有造反的想法,只要有造反的實力,這一點就足夠讓君王處死一員大將了。中國的GDP達到了美國的60+%,主要工業產品的產量也超過了美國,綜合國力應該已經達到了美國的60%,增長速度也高於美國。這個實力已經無法韜光養晦了,美國從2012年開始就已經採取了遏制政策。

所謂意識形態、所謂智慧財產權貿易順差,都是藉口,即使中國完全接受美國的所有要求,長期的遏制也不會改變。

 二 

什麼情況下美國能放棄對中國的遏制。歷史已經給了很清楚的答案。第一個例子是日本,是一個全面接受美國要求,甘於做聽話小弟,放棄國家部分主權的例子。在日本的GDP下降到美國的三分之一以下後,美國基本放下了戒心,放棄了對日本經濟的打壓。

這對中國意味著什麼,就是中國的GDP不但不能增長了,還得在現有基礎上砍掉一半,美國才會放鬆對你的絞索。中國人口是美國的四倍,如果GDP總量下降到美國的三分之一,意味著人均GDP在現有基礎上下降一半,人均GDP只有美國的8%。

在美國打壓日本的工作中,日本的人均GDP相對美國比例,就是砍掉了一半。每個人的收入直接減半,這點應該99%的國人都很難接受這個結果吧。日本人為什麼從昭和男兒變成了平成廢柴呢?因為日本人看不到希望了。有美國壓在頭上,經濟增長了被美國收拾,只有低頭,把經濟降下來,不對美國構成威脅,才有生存空間。

一個國家沒有了希望,誰還願意努力呢。

第二個例子是蘇聯,蘇聯選擇了對抗。對抗的結果是國家分裂成十幾個,但美國還是沒有放鬆對俄羅斯的戒心。十幾個國家中三個加入了昔日的敵人北約,老大俄羅斯和老二烏克蘭還兵戎相見,高加索的小弟還時不時的噁心一下俄羅斯。

有些人主張中國應該像歐盟一樣,分裂成十幾個國家,這樣單一國家實力變成美國的10%以下,美國就能放過你了,這也過分天真。就算中國分裂了,美國估計也得忽悠和中國各方和前蘇聯一樣打一場低烈度內戰,讓中國分裂各方像俄羅斯和烏克蘭那樣結成仇人,這樣才算放心。

中美之間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中國如果願意做美國的小弟,也得像日本一樣,GDP至少砍掉一半。如果中國不願意做聽話的小弟,GDP砍掉一半,美國也不一定能放心。砍掉一半只是2007年的中美GDP對比而已。也許只有中國分裂,內部結點仇,才能讓美國人放心吧。無論哪個結果,99%的中國人都是不可接受的。

遏制中國,是現在美國民主共和兩黨,朝野各界最大的共識。唯一的區別就是如何遏制。民主黨和奧巴馬當年是打算溫水煮青蛙,通過讓利合作,通過TPP和TTIP拉攏全世界所有國家一起圍堵中國。

這個政策看上去沒有現在TRUMP的貿易戰這麼激烈,但其危險程度遠大于貿易戰。一旦TPP和TTIP成功,美國將把中國排除在世界市場之外,那時才真是四面楚歌。而Trump的America First 的戰略使美國盟友們不願意全心全意配合美國,給了中國難得的騰挪空間。

中國在世界上,幾乎是沒有盟友的。中國的人口超過了G7人口的總和,13億人追求發達國家的生活標準,這對現有的發達國家來說,是一個噩夢,一定會動了他們的乳酪。無論歐洲還是日本,他們希望在貿易戰中占一點便宜,也對美國有諸多不滿,但最終,如果要站隊,他們一定都會站在美國一邊。

中國和歐日的經濟上的競爭和矛盾,一點不比美國少。歐盟和日本希望能在中美之間獲得一點利益,但最終一定是站在美國一邊,中國希望連歐連日來牽制美國,完全不可能。

現在貿易談判的結果,無論成敗,都不會改變美國遏制中國的戰略。無論是讓步談成爭取時間,還是堅持原則不讓步,都是可以理解的。當年的中日關係可以給我們一個鏡鑒。馬關條約是不是該簽,這個見仁見智。

李鴻章不簽馬關條約可能後果更糟糕。但是,簽了馬關條約,並沒有讓日本放棄對中國後續五十年的緊逼和蠶食。簽不簽這個貿易協定,都不會影響美國未來二十年對中國的全面遏制和打壓。

未來二十年,大概率中國會面對整個西方世界聯盟的壓制,美國會更強硬,歐日會緩和一些,但壓制將是主旋律。美國的遏制,不是靠中國貿易讓步,不是靠中國向美國靠攏,不是靠按美國要求改變經濟體制能徹底解決的。這一點,國人必須有充分的心理準備。

 三 

前面寫的比較悲觀,好像像國歌中寫的,中華民族又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其實不至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國同時懟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也撐過來了。在核武器時代,兩個超級大國之間搞全民戰爭的可能性很低,只會出現政治遏制和經濟戰,西方國家美歐日大方向一致,但內部也有利益衝突。

促進貿易平衡、經濟體制改革、進一步推進開放,無法徹底解決美國的戒心和遏制。但是這些舉措可以分化西方國家,取得喘息空間。歐洲願意打壓一下中國,但徹底打垮中國並不符合他們的利益。

這場仗如抗日戰爭,是持久戰。中國不需要打贏,只要扛下來,美歐日自身的矛盾和問題,就會讓這場鬥爭無法持續。中國只要做好自己內部的事情,就不會輸。這場新冷戰,最終勝利者不是在戰場上,勝利屬於能改革解決自身內部問題的一方。

中國在未來二十年的鬥爭中,有什麼優勢,美國有什麼弱點?

關於未來二三十年中國如何應對美國的遏制,其實重新讀一讀主席當年寫的《論持久戰》就可以了,說說中國未來二十年的挑戰和應對。

《論持久戰》開篇就先批駁了兩個流行觀點,亡國論和速勝論。現在的貿易戰,不至於亡國,但流行的觀點也是失敗論和速勝論。

先說失敗論:失敗論的核心觀點是美國遠強於中國,中國必敗。失敗論者的論據也許沒錯,美國確實遠強於中國,但失敗論者提出了問題,但沒提出解決辦法。貿易戰必敗,那怎麼辦呢?全盤接受美方條件?接受了妥協了美國就不再遏制你了,就能把你當成盟友了。

這,實在太天真了。

美國的目標是消除中國對美國的競爭威脅,而不是什麼貿易保護和智慧財產權問題。貿易戰這一仗投降了,美國還會接著打你。抗戰中,中國丟了東北,日本就停止侵華了嗎?沒有,東北完了是華北,華北完了是華東。中國經濟不徹底垮掉,中國就還是美國的競爭對手,美國是不會停手的。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以妥協求團結,則團結亡。

再說速勝論:速勝論者的觀點看起來很提氣,說什麼美國貿易戰損失遠大於中國。一打貿易戰美國就快不行了,經濟崩潰股市崩盤。美國股市跌了兩個點就興高采烈。

又說什麼歐洲日本對美國都很不滿,全世界要聯合起來對抗川普。歐洲政客發表一點批評美國的言論就如獲至寶,對歐洲多出幾倍的批評中國的言論視若不見。

速勝言論的危害有時候比失敗言論還大。相信速勝論的人,一旦在鬥爭的初期遭遇到了打擊和挫折,就很容易從速勝論一下轉變為失敗論者。中美鬥爭是力量的競賽。目前美國的力量遠強於中國,貿易戰的結果一定是中國損失遠大於美國。中國對美出口的大部分都是可替代產品,而美國對中國的出口,很多都是不可替代的。

當年的中日戰爭,中國的損失遠大於日本,現在的貿易戰,中國的損失一定也會遠大於美國,這個是100%的事實。

回到我們的核心問題。中美鬥爭,美國會勝利嗎?能成功遏制中國嗎?答案是不會,中國最終會贏,中國能速勝嗎?答案也是不會,這個鬥爭可能持續20-30年,是持久戰。

 四 

中美的鬥爭為什麼是持久戰?最後勝利為什麼是中國的呢?根據在什麼地方呢?

先說說美國方面:

美國是全球唯一的霸權國家。美國的軍事實力,超過世界上所有其他國家之和。美國在高端技術領域具有壟斷性的優勢,全球幾乎所有的強國,都是美國的盟友(小弟),關鍵時刻一定會站在美國一邊。看似不可戰勝吧, 美國的弱點和問題在哪裡呢?

先讓我們回顧一下美國的經濟史。美國在二十世紀70年代,並沒有顯示出全球唯一霸主的力量。蘇聯處於鼎盛時期,全球擴張,美國經濟陷入滯脹。美國經濟持續增長和打垮蘇聯,都是起源於雷根時代。

82年,道指1000點,2019年,道指25000點,漲了25倍,扣掉通脹,應該也有8倍左右。而普通美國人扣除通脹後的工資水準,從80年代到現在幾乎沒有明顯增長。股市的奇跡和工資的停滯來源於什麼,和中國的開放是分不開的。

80年代,中國是一個勞動力嚴重過剩,勞動回報(工資)水準極低,資本和技術極度稀缺的國家。美國是一個勞動力不足,資本和技術過剩的國家。從最基本的經濟學原理就可以知道,兩個國家一旦互相開放,美國的勞動回報就會相對下降,資本和技術回報會迅速上升。

全球化特別是中國的開放,讓美國資本回報率大幅提高,帶來了股市的奇跡,中國的勞動回報也大幅上升。82年到2019年,道指漲了25倍,中國人均收入按人民幣計價也漲了幾十倍。美國80年代以來的貧富差距擴大,中國的開放肯定是一個主要原因。

然而,經過三四十年的發展,中國的資本從極度稀缺也變得過剩了,導致美國的資本回報率也相應下降。這也是美國商界現在對中國不滿的原因所在,賺不到以前那麼多錢了。美國勞動者對中國肯定更是一肚子氣,把他們的困境歸結在中國的頭上。

 五 

美國的弱點是什麼呢?

第一是制度。美國政治家首先關注的是選票,而不是長期的國家戰略。Trump打壓中國,首先也是為了選票,其次才是國家的戰略。目前,美國的所有人都同仇敵愾,勞動人民因為不漲工資而仇恨中國,資本家因為賺不到以前那麼多錢而仇恨中國。

但貿易戰打了一段時間後呢?資本逐利,即使在中國無利可圖,資本也不會把工廠搬回美國,而去越南,印度這樣的低成本國家。美國勞動者很快會發現即使沒有了中國的商品,他們還是不漲工資,反而物價還在上漲。他們的怒火就會轉移。

而美國的資本家也會發現,轉移到印度去也不一定能賺到更高的回報,遏制中國並不代表能賺到更多的錢,那時事情就會起變化。

第二是美國的極化政治。現在美國基本沒有人替中國說話了。但有些言論還是中國人喜歡聽的,比如說貿易戰會給美國造成很大損失,對中國卻不一定有效。媒體說這些,不是為了幫中國,而是為了反川普。

對於反川派,只要川普支持的,我就一定要反對。我們看通俄門的報告,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俄羅斯去支持川普搞希拉蕊,並不是因為川普多親俄,也沒有得到什麼川普的承諾。而是認為,川普上臺會加大美國兩黨的分裂和極端化,對俄羅斯有利。

俄羅斯沒法買通一個親俄總統,但俄羅斯可以努力幫川普當選,讓美國的政治更加極端化,加大兩黨和美國不同人群之間的矛盾。現在雖然反華是兩黨的共識,但是隨著貿易戰的進展,美國民主黨一定會攻擊川普的具體措施,不過也許主要的攻擊是攻擊川普對華不夠強硬。

川普上臺導致美國政治極端化,這對俄羅斯還是對中國都是一件好事,如果川普能連任,更是一件好事。

第三是美國的人口組成的變化。2013年白人(非拉美裔)的新生兒數量已經低於50%。加州非拉美裔白人的人口比例已經低於50%。預計2040-50年間,全美的白人比例將低於50%。

這個比例本身不說明什麼問題,但美國的選票按族裔群裡的劃分是非常明顯的。拉美裔,黑人和亞裔對民主黨的支持比例遠高於共和黨。如果美國人口組成變化趨勢和各族裔人口的政治傾向不變,共和黨二十年後將永遠失去執政的可能。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共和黨在移民問題上一定會更加嚴格堅定,但這個歷史潮流很難改變。

第四是美國的敵人。中國沒有盟友,但中國也沒有真正的你死我活的敵人。美國為了維護全球統治地位,力量不可避免的分散在多處,也四處樹敵。伊朗朝鮮,恐怖主義,都會牽制美國的力量。

911分散了美國的注意力,給了中國十年發展機會。未來,美國還可能會遇到新的敵人。

 六 

《論持久戰》中寫到日本雖強,但日本Diguo主義是在沒落的狀態,中國雖弱,但中國是如日方升的國家。這句話也可以運用到目前的中美之爭。傳統自由資本主義在大蕭條中已經充分暴露了自身的問題。

二戰後,歐美對資本主義都進行了改良,歐洲的福利社會,美國也推進了勞工福利。在70年代,歐美的貧富差距都下降到了歷史最低。資本主義能打贏冷戰,和其二戰後的改革是分不開的。

自由資本主義在打贏冷戰後進入了巔峰。然而,最近十年,美國的自由資本主義和歐洲的福利資本主義,自身都碰到了各自的問題,今天,恐怕已經沒有人相信自由資本主義就是最終的社會組織形態,是歷史的終結了。

我們再說說中國:中國的優勢就簡單說兩句,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全面的工業體系和供應鏈,良好訓練的勞動力。其他國家想在短期替代中國,絕非易事。中國是核國家,中美之間也不太可能真的發生熱戰。

美國希望遏制中國,但也不希望中國變成一個像伊朗這樣美國公開徹底的敵人。把一個超級核大國逼成敵人的代價太大。美國會打壓、挑釁、遏制,但不會真的軍事上出手戰爭。與中國軍事上開戰的損失是美國承受不起的。所以中國只需要熬,要等,挺過經濟的困難,不自己亂掉,就能等到成功的一天。

一個根本的不言而喻的事實是,中國的人口是美國的四倍。人和人都是差不多的,中國人的頭腦也不比美國人差。中國只要人均達到美國的一半,總體實力就可以遠超美國,打贏這場鬥爭。這個,並不是不可能的。

 七 

那這二三十年中國最大的風險是什麼呢?我們先引用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中的兩段話:

1)“亡國論之沒有根據,俱如上述。但是另有許多人,並非亡國論者,他們是愛國志士,卻對時局懷抱甚深的憂慮。他們的問題有兩個:一是懼怕對日妥協,一是懷疑政治不能進步。這兩個可憂慮的問題在廣大的人們中間議論著,找不到解決的基點。”

2)“國內政治的改進,是和抗戰的堅持不能分離的。政治越改進,抗戰越能堅持;抗戰越堅持,政治就越能改進。但是基本上依賴於堅持抗戰。國民黨的各方面的不良現象是嚴重地存在著,這些不合理因素的歷史積累,使得廣大愛國志士發生很大的憂慮和煩悶。但是抗戰的經驗已經證明,十個月的中國人民的進步抵得上過去多少年的進步,並無使人悲觀的根據。”

中國的風險不是美國的打壓,也不是貿易戰,而是政治不能進步。而中美鬥爭,如果能和抗戰一樣,促進中國的政治進步,中國立利於不敗之地了。這裡的政治進步並不代表走美國道路,而是走中國道路,進一步的改革開放。

具體來說,中國面臨的第一個風險是保守停滯:

蘇聯的衰亡起始於勃列日涅夫時代,那個時代蘇聯處於鼎盛時期,軍費超過美國,與美國針鋒相對寸土必爭。但蘇聯的官僚體制和社會已經是一潭死水,大家都在混日子。沒有什麼爭論,也沒有什麼不同的聲音。

做過企業的人都知道,企業內部有牢騷,有反對意見,有鬥爭,不同部門之間互鬥搶資源,都很正常良性。如果一個企業每個人都你好我好大家好,沒人提意見沒人主動做事,天天混日子等下班,這個企業也就離完蛋不遠了。

過去三十年,中國的經濟奇跡因為大家都不安分,政府不安分,企業家不安分,普通老百姓也不安分。每個人都在折騰。這是中國經濟活力的源泉。

現在已經有一些不太好的兆頭,很多人不願意做事,規避風險第一,規避風險,並不等於什麼都不要做。如果像蘇聯一樣陷入停滯僵化,中國將無法超越美國。執政者應繼續鼓勵企業家精神,鼓勵官員敢於做事冒風險,敢於折騰前進。

第二個風險是放棄開放:

中國過去的成功在於開放。開放不僅僅是對外開放,引入國外的資金和技術。更重要的是對內開放。以前國人只有體制內的一條路可走,開放給國人更多的機會,更多的道路。貿易戰和中美之爭會對中國的外貿、外資引進,技術引進造成巨大打擊。但越是打擊,越得堅定開放的路線。

未來二十年,中國一定會碰到經濟上的困難,但經濟上的困難是暫時的。只要繼續改革開放,往好的方向發展,不走回頭路就一定能看到曙光,中國就一定能贏。

中國未來二十年的策略是什麼,如何在鬥爭中取勝,我還是首先引用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中的一段話:

“問:在什麼條件下,中國能戰勝並消滅日本帝國主義的實力呢?

答:要有三個條件:第一是中國抗日統一戰線的完成;第二是國際抗日統一戰線的完成;第三是日本國內人民和日本殖民地人民的革命運動的興起。就中國人民的立場來說,三個條件中,中國人民的大聯合是主要的。”

這三個條件,同樣可以適用於今天的中美之爭。翻譯到現在這個時代,中國打贏中美之爭,有三個條件:

  1. 中國內部的保持團結和統一;
  2. 團結國際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打破西方聯合對華壓制;
  3. 美國內部矛盾的進一步激化和經濟停滯。

三個條件,首先是中國內部的團結和統一。這個團結,應要像抗戰的統一戰線一樣,團結絕大多數人。一切把中國利益放在美國利益之前的人,都是執政者可以團結甚至可以信任的物件。

這些人中,有的支持政府,有的牢騷滿腹,有的反對政府。但都無所謂,只要把中國利益放在美國之前的都是團結甚至信任的對象。對他們的言論,無論多麼刺耳,都應該說服辯論,而不是一味封堵。

對內執政者要有寬鬆開放的心態,而且是越困難越應該自信。中國人民的天性是越困難越團結。執政者要相信人民的覺悟,要有絕大多數人民會支持自己的自信,要有對自己所走道路的自信,要有能在自由辯論中爭得民心的自信。

執政者不應該被雜音干擾,更不應該去消滅發出雜音的人。在言論上要不懼怕進一步開放,堅定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第二個是反擊對華的聯合壓制。

具體來說,首先是維護和美國鬥而不破的關係。可以鬥爭,但不能徹底撕破臉,不能變成熱戰,不能咄咄逼人,不要激怒美國。中國要保持受害者和防禦者的地位。在這二十年中,美國會各種挑釁中國。包括貿易戰、技術封鎖、南海頓島、鼓動甚至承認Taiwan Independence 都有可能發生。中國要能忍受這種挑釁,堅決鬥爭,但鬥而不破。

Taiwan島是不可能搬走的,時間站在我們一邊。中國如果比美國更強大,Taiwan一定會統一回來。如果中國垮了,也會失去臺灣。做好自己的事情,國力超過美國,比武力解決更重要。

其次,要堅定的繼續開放,降低關稅,降低壁壘。籠絡歐洲和日本。如果中美開戰,需要站隊,歐洲和日本一定站在美國一邊。但是如果中美是鬥而不破的關係,歐洲和日本都有自己的利益,會設法利用中美之爭獲取自身利益,並不會完全站在美國一邊。如果川普的美國第一的政策能延續,歐洲和日本和美國的裂痕會繼續擴大。

第三,對美鬥爭,不需要針鋒相對,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不爭一時意氣,不爭一城一地。

比如波音的飛機不買了,買空客,美國大豆不買了買巴西的。加個500-1000億美元的關稅也就夠了。不爭一城一地,以我為主。這樣也有利於中國爭取更多的國際支持。

剩下就是等,扛。看誰能忍,誰能扛。兩國都有很大的結構問題,最終兩國之爭的勝負,都在各自內部,誰能改革進步解決自身問題,誰就是贏家。美國的問題,實際上比中國更難解決。

最後一句話,對中國的信心來自于對中國人的信心。一個中國人不比一個美國人差,全世界最勤奮的民族,聰明智慧絕對是世界前三。一個中國人完全能夠創造一個美國人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人均GDP,中國的經濟總量一定能超過美國。

在未來經濟緊縮的情況下,中國依然是發展的最好的發展國家,因為完備的工業製造體系,勤勞智慧的人民,通過一二十年的踏實努力,我們的國家會成為全球最大的發達國家!

來源: 西西弗評論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搜尋

追蹤我們

徵人啟事

41.png

稿約

43.png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QR code:

官方網站

web.png

LINE官方帳號

line.png

臉書粉絲頁

fb.png

趕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4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