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雜誌

大學雜誌

西方文化沒有陰影 ☆作者:徐復觀

上期我們發表座談會的紀錄:「在西方文化陰影下的臺灣」一文之後,首先,我們接獲徐先生的大作,從另一個角度提出他的看法,我們歡迎讀者能夠提出更多的「異見」來討論這一項問題。

 

编者 何步正


西方文化沒有陰影 

徐復觀

轉載自民國58年1月 大學雜誌第十三期

 本文轉載自大學雜誌第十三期。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一、

五十七年十二月出版的大學雜誌,刊有十一月十五日在耕莘文教院,以「在西方文化陰影下的臺灣」為題的座談紀錄;我看過後,首先感到,在座談中有的先生主張應當對「文化」一詞,先加以界定;這是一種非常寶貴的意見。可惜彼此的討論,並沒有沿著此一線索發展,所以座談似乎沒有多大收獲。並且「西方文化陰影」六個字,不僅是太情緒了的問題,而且可以增加問題的混亂。下面,簡單說出我個人未會經過嚴肅研究過的感想。

我認為近代的西方文化對人類來說應當是一種光輝而不是一種陰影。今日的臺灣,確實籠罩著一片陰影。但這種陰影,不是從西方文化的本身發出來的而是從西方文化通過西方人的國家政治意識所發生出來的。此外,則是通過西方現代的反文化現象,所發生出來的。對問題的釐清,首先應在這種地方作一明確地界定。

所謂西方人的國家政治意識,以集中的表達方式說出來,即西方人為了自己國家的利益所實行過的殖民主義,結果在殖民主義影響之下,形成人種優越感的意識。今日美國和日本在臺灣的勢力,我不應一口斷定這即是一種殖民主義的勢力,但殖民主義的意識在於少數美國人和日本人之間,也是事實。而在今日臺灣的上層社會中,確實有不少的人假借「文化」之名,以迎合殖民意識的方式,圖謀獲取個人的利益,也是事實。臺灣最大的陰影是由此而來的。

若把這種陰影用「西方文化」的招牌加以掩飾,甚至加以美化,即等於說我們要接受西方文化前,必須先接受他們的殖民主義。若把這種陰影,逕直歸結在西方文化身上,又等於說要反對殖民主義,便應當反對西方文化。西方的殖民主義與西方文化有其密切關述;但二者之間,不能畫上一個等號。因為中間加入了西方人的國家「政治意識」。

日本當最崇拜我國文化的時候,有位孔子的信徒,突然向他的學生發出問題說:「假定孔子為之師,顏子作先鋒,要來征服日本,我們怎麼辨?」聽見的學生一時都呆住了;最後的結論:還是要全力抵抗,也正合於孔子之所教(故事內容大概如此,未去翻閱原典)。此一故事,對今日人來說實有非常深刻的意義。

 

二、

有人以為文化(Culture)與文明(Civilization)的區別,有如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區別。但在一般使用習慣上,沒有加以嚴格區別的必要。何謂文化?可以下許多互有出入的定義。這裏試探取較為通俗的說法:所謂文化是:「按照個人與集體的生活要求,以支配、並創造諸自然:諸事物,使其能把生活推向理想方而這種努力的過程稱為文化」。再加以補充是「文化指的是由人類一切活動的自由發展,而對自然賦與以某種價值的過程」 (請參閱日本岩日波哲學辭典818—819頁)。

在此一努力過程中所產生的「文化財」,應當包括科學,藝術、道德、宗教、法律,經濟等等。西方文化,指的是由西方人所建立的這些文化財及由這些文化財所產生的價值。我因為過去價境的關係,不懂西方語文,而只能通過日文翻譯,以接觸上面那些西方文化。我曾短時期的讀過西方的經濟學、經濟史;曾花費近二十年的時間,斷斷續續地讀過這些西方的哲學、史學、文學、藝術這些東西。

因為興趣太廣。天資不高,又缺乏基本訓練,所以對西方的東西,沒有一門能讀成一個樣子。但當我讀的時候,不僅總是興會淋漓,而且常常受到他們內容精深宏博的感動,偶而把書放下來徘徊半響,說不出當下所感到的生命。只有讀中國的論語,孟子、離騷、史記、杜詩和宋明諸大師的語錄時,才能獲得同樣的經驗。我因已經老了,為了文化的責任感,所以要努力寫點中國文化方面的東西,以致兩三年來,很少有讀西方典籍的機會,這是我讀書興趣上的莫大損失。

但我從來沒有感到西方文化對我有什麼陰影;也沒有讀出中國人不應當居於平等地位的暗示;更沒有在西方文化的追求中,對中國文化,發生一種禁制的作用。而在中國文化的探索中,更從來沒有發生過非反對西方文化不可的情緒。所以當我第一次開文心雕龍時,即發現數百年來對文心雕龍的重要誤解,因而寫了一篇「文心雕龍的文體論」。偶然弄弄中國繪畫,以調劑生活時,發現其中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因而寫了一本「中國藝術精神」。

我所寫的中國思想史方面的東西,可能比一般人來的深切嚴謹一些。這並不是如討厭我的人所說的,「徐某有天份」。說穿了,主要得力於我所僅有的西方文化知識的啟蒙。很奇怪的是,在我所得的啟蒙當中,只是鼓勵我研究中國文化、重視中國文化。

而我每當對中國文化中的某些問題的疏解感到詞窮的時候,便恨我對西方文化某種方面的認識不足。西方文化也從未使我自卑:中國文化也從未使我自尊:當然有時也會絜長較短,辨同別異。但這和人與人、國與國間的尊卑榮辱有什麼關係呢?

在文化的追求中,我不知道什麼地方能安放的下中西之爭,自卑自尊之念。我男來為中國文化講了不少話;乃是對既未曾研究中國文化、也未曾研究西方文化,只是跟在洋人腳跟後面,以糟蹋中國文化的方法去滿足洋人的殖民心裏、滿足自己的自卑心理;所以我便起來打抱不平,不僅站在中國人的立場應當打,站在人類整個文化的立場也應當打。我覺得幾十年來的文化空白,主要是來自大家不好好地坐本分內的研究工作,卻先要爭一個東西長短,並先要拚個你死我活。於是阻礙吸收西方文化的,常常是自己飭封自己為「西化」的打手。

阻礙中國文化復興的,常常是在中國文化旗幟之下,趁混水摸魚的鄙夫。尤其是今天有少數外國人,在台灣劃定一小撮人(我不願稱之為知識分子),認定這是屬於西洋的。既是屬於西洋的,便在學問上可以胡言亂語:若稍加批評便認定這是妨礙了國際關係。這一小撮人,也正藉此沾沾自喜,凌駕儕輩。這和義和團以前外國的傳教士,運用堅甲利兵的背景以保護出身於地痞流氓為非作歹的土著教士有什麼不同?這是目前學術界中真正的陰影。但這一部分美國人及這一部分中國人正屬於我上面所界定的殖民意識範圍,他們與西方文化有什麼關係呢?

 

三、

美國目前是富強,我們目前是貧弱。但「富人要進天堂,比駱駝響穿過針孔還要困難。」這正是西方基督教的教義。所以從國格人格的立場來講,富強與貧弱,彼此依然是平等的。我們要學西方的科學、技術等等,以圖自己國家的富強;並不是說我們即應當向美國人或是日本人出賣自己的國格人格。而出賣自己國格人格的人,絕不能吸收科學技術以為自己國家發憤圖強的。

我們國家與美國人之間、與日本人之間,是要由「內不失己、外不失人」,「言忠信、行篤敬」的態度,和他們做朋友和他們合作,朋友也有勸善規過之義,說不上誰尊誰卑。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才有資格吸收西方文化、才有資格做一個地球村公民。就我在東海大學的觀察;就我與日本朋友交往過的情形;我覺得絕多數的美國人、日本人並無意要成為我們的陰影。陰影的形成乃出於有些中國人的不自重、不自愛,無廉恥之心,無國格人格之念,在鑽洋門路中、在滿足自卑感中,才造成今日的陰影。

「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今日許多知識分子,許多工商界的大亨,正在為孟子的名言作證。則台灣假定有朝一日淪為殖民地,其責任不在美國人或是日本人,而在中國的「大知識分子」(以官階故稱之為大)及大工商業份子至於並不研究西方文化,而只是成天地摩拳擦掌要打倒中國文化的西派化,到頭來兩頭空,在地下撿骨頭而已。但是要想把台灣變成殖民地以便在殖民地下面撿便宜的任何人都是柱費心機;都是白地出賣自己的靈魂。台灣只能走向民主之路决不能走向殖民之路。 

 

四、

另一種陰影是從拿著雞毛當令箭的人們抱著西方文化中偶然發生的反文化現象,當作是最新的西方文化而加以諷歌崇拜所引起的。西方文化中的科學理性過剩抑壓了人生中其他方面的理性的發展,以致使文化、人生、失掉了平衡,因而發生了反理性的傾向,這是可以理解的。

傳統的價值觀念漸成為有軀殼而無靈魂,並且成為有權勢者驅使無權勢的工具,因而發生反價值的傾向。這也是可以理解的。聞風而起的失掉基本教養的少數年輕人,求其說而不得,於是在色情方而去求解放,覺得只有回到五千年前女人不穿衣服的雜交時代才算解決了當前的問題。有如美國的嬉皮;這只是激動時代中的泡沫。

但我深信:

(一)、補救理智主義危機的還是要靠更高的理智;以使科學理智與藝術等理性取得平衡。藝術依然是理性地而不是反理性的。 

(二)、取代傳統價值的依然要靠重新肯定的價值。而重新肯定的價值依然是使人生更為向前向上,而絕不會回到野蠻的時代。 

(三)、西方文化根基深厚,上述反理性反價值的傾向尤其是向色情求救星的情形,畢竟只是出於少數人、畢竟只能算是短期的插曲。這種少數人、這種插曲還不能動搖他們文化、社會的根基;並且可能因此而促進文化自身的調整作用。假定在某一地區此種情勢佔到優勢的時候,例如:假使美國的嬉皮佔到優勢的時候,美國便會崩潰下去。 

臺灣有些人們對於西方這種插曲不窮其源、不究其委,以為這是最新的東西。(實際是最舊的,所以也是最好的東西。我們百年的文化落後實際是理性薄弱,而不是理性失調;但也要隨之反理性。實際是青黃不接,不知道什麼是價值,但要也隨之反價值。

薩特早在四年前公開宣佈唾棄他壯年時的「嘔吐」了;但我們還有人要在這裏乾嘔乾吐。更糟的是:許多人根本沒有時代的感觸,而只有食色的衝動。於是在許多人心中,今日的西方文化只是色情文化只是生殖器崇拜的文化。在西方一百種學術性的刊物中偶然出現一兩種色情刊物還無所謂。在臺灣找不出一兩種值得稱為學術性的刊物。卻彌漫著色情的報紙刊物便不能是無所謂的。

美國在兩億人口中有萬把幾千個嬉皮還不算一回事,但在臺灣一千萬人口中假使也有萬把幾千個嬉皮能不算一回事嗎?所以我說臺灣學術文化界中的另一陰影是來自把西方的反文化。當作是西方文化。我在學問上一無成就,但經歷過一番甘苦,從民元發蒙時候起到民國十五年革命軍到武漢為止主要是讀線裝書。

從民國十五年以後到二十九年止我唾棄了線裝書,追求「科學地社會主義。」 。從三十二年遇見熊十力先生起,我知道過去雖然讀了許多線收書;但可以說並不會真正讀懂一句; 因而不敢隨便唾棄線裝書。但依然是想在日譯的西方典籍中求得一點什麼。四十五年到東海大學中文系教書自然把重點轉到線裝書上面,直到民國四十七年才讀出一點成績、才知道所謂文化論戰是什麼一回事。我已經老了。希望下一代的知識分子只問自己是不是在認真地研究,不必說什麼值得研究、什麼不值得研究。只問人家研究的態度是否誠實?

研究的結論是否正確?不可認為研究西方的才是進步。研究中國的的便是頑固。更應知道「什麼叫作研究」。守住做學問的大「行規」;凡不會研究過的便不應當開口,更不應當信口批評他人。世界決無一通百通的學問。學問的趨向也有一種市場作用,不必人憂天。怕研究中國文化的人太多了,會減少了西化的努力。目前學校中最難請的是好一點的文史教員,能講中國思想的更是鳳毛麟角。此乃大勢所趨。只要不受到無知的干擾也會慢慢出現平衡的。總之,凡是文化都是光輝的,可是得來並不容易。

只問努力不努力,不必問中化或西化。

 

轉載自民國58年1月 大學雜誌第十三期

搜尋

追蹤我們

徵人啟事

41.png

稿約

43.png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QR code:

官方網站

web.png

LINE官方帳號

line.png

臉書粉絲頁

fb.png

趕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4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