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論壇

2025年中國國力攀上分水嶺的稜線 ☆來源:中美論壇

♦ 本文內容轉載自 中美論壇專刊 US-China Forum (Chinese) ♦

 

2025/2/15 

2024年,中國堅實的軍事,經濟,科技,工業,農業的力量鋪墊出強大的國家實力,在此實力上構建出教育,交通,太空,生技,電力,能源,信息,材料,半導體,人工智慧等領域的稠密網絡。有如當孕育生命的條件成熟時,就發生寒武紀生命物種大爆發的時代。中國已經萬事俱備只欠東風,2024年就迎來了中國各行各業的井噴時代。2025年中國的國力已經攀上了分水嶺的稜線,中美全球G2的時代悄然來到。

强大的军事力量是國家安全的最前沿保障,海軍的055大驅,排水量13,000噸,具備強大的綜合作戰能力,是當今世界最強大的驅逐艦。 現有8艘服役,計劃需要16艘。

最新的054B是海軍新一代的護衛艦,隱身設計,排水量5,000噸,是護衛航母的防空和反潛主力,提升中國海軍的遠洋作戰能力,已服役2艘。

40,000噸級的075大型兩棲登陸艦三艘已經服役,可搭載30架直升機,提供航空作戰能力,搭載一個營級的海軍陸戰隊及其裝甲車、坦克等重型裝備,是世界最強大的登陸作戰艦。

正在建造的50,000噸級的076大型兩棲攻擊艦,這是075型的升級版,裝有電力彈射起飛系統,搭載固定翼無人機和無人直升機,如同輕型航空母艦,具備更強大的登陸作戰武力。

虎鯨戰艦是中國製造的一款500噸級,航程約1,000公里的先進無人水面艦艇,主要用於海上偵察、監視、打擊和協同作戰任務。

福建號航空母艦已經完成六次海試,服役在即,他的電磁彈射可靠性優於美國的福特號航空母艦。
空軍的殲20主力戰鬥機已有200架服役,這是中國最優質的第五代戰鬥機,可以媲美美國的F22及F35主力戰鬥機。但是F22造價太貴,保養複雜,已經停產。 F35的引擎動力不足,不少瑕疵仍需改善,雷達因為缺乏稀土鎵原料,2024年全年沒有交貨。唯有殲20正在加工生產。

九天無人機,具有長航時、高載重、高可靠性等特點,可放出小型作戰無人機,成為航空母機。能夠在復雜環境下執行偵察、監視、通訊中繼、電子對抗、目標指示等多種作戰任務。神鵰重型無人機是雙機身設計,透過主翼連接。在偵察及預警的性能上可媲美美國的RQ-4全球鷹無人機,甚至具有某些優勢。高超音速亞軌道飛行器MD19,MD22速度可達10馬赫以上,有助於地面與太空站的交通,以及太空國防。

橫空出世的預警機預3000(KJ-3000)是中國新一代,以運20為平台,製造的空中預警與控制系統(AWACS)飛機。運20平台空間大載重大,所以雷達偵察與指揮功能大為躍進,是世界最先進的預警機,遠遠超過美國老舊的E3預警機,也超過美國波音公司正在研製的最新E7A預警機。等待已久的轟20可望在2025年試飛,其功能數據估計會強於美國的B2,B21。

陸軍在11月的珠海航空展,出現了各式各樣的作戰機器狗,機器狼,琳瑯滿目的用於地面作戰的無人機,執行偵察,定位,監視,攻擊等作戰任務。

2024年9月中國事先公佈,公開試射了一枚東風31AG遠程洲際導彈,飛越12,000公里,擊中在南太平洋的目標,向世界展示了洲際導彈的強大力量。東風還有許多不同的型式,用於不同的作戰需求。中國的遠中近程的對艦導彈,從亞音速到高超音速的多種型號,包括了鷹擊18, 21等都領先世界。

中國在航空發動機領域有長足的進步,渦扇15(WS-15)發動機全面換裝了殲20主力戰鬥機,使其充份發揮設技的功能。渦扇20(WS-20)引擎全面換裝了運20大型運輸機,使其發揮更大的載重功能。大民航機C919雖然目前使用美法合作CFM公司製造的LEAP-1C發動機,但是中國自製的長江1000(CJ-1000)發動機通過驗證,2026年將用於C919。同時中國商飛正在開發更大的雙通道遠程大民航機C929,其配套的長江2000(CJ-2000)引擎也在同步研發。中國的航空業朝氣蓬勃前途似錦。這些國造的渦扇15,渦扇20,長江1000都有實力將來走向國際的航空發動機市場。

除了芯片及人工智慧(AI),美國真正領先中國的產業已經所剩無幾,所以無所不用其極的制裁打壓中國的芯片產業及AI產業。中國已經能夠大量生產28納米以上的中低端傳統芯片,2024年中國的傳統芯片出口總額達到$1,595億美元,佔全球市場的20%,成為中國最大的出口商品。中芯國際也能夠生產7納米的芯片,供應華為數千萬台手機的需求。但是高階7納米以下的芯片仍有設備依賴的問題。

人工智慧美國一直領先中國,想不到2025年1月,中國的DeepSeek AI模型橫空出世,測試結果與美國的OpenAI不相上下。但只用了$560萬美元,以及140個工程師,震動了美國的AI產業。美國必須重新考慮其AI產業的成本及投資模式,難以繼續製造泡沫的方式謀利。甚至重創英偉達(Nvidia)及七大科技巨頭的股票市值。中國除了DeepSeek,還有阿里巴巴的通義千問(Qwen),騰訊的混元(Hunyuan),商湯的書生(InternLM),華為的盤古(PanGu)等許多AI模型出市,未來前景光明大有可為。

中國的太陽能總發電容量已超過6.1億瓩(610GW),佔全球太陽能的30%,位居全球第一,相當於500座核能電廠。批准興建中的西藏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地區的墨脫水電站,發電容量7,000萬千瓦(70GW),相當於60座核能電廠。全球第一的光電水電風電,加上第二位的核電,到2060年必能實現碳中和的承諾,中國正在引領世界清潔能源革命。

核融合發電實驗,中國領先世界,達到持續1,056秒的電力輸出成績。中國計畫在2050年左右實現核融合發電的商業化應用,能為全球能源問題提供最徹底的解決方案。

中國已經完成了2015年規劃的「中國製造2025」目標,未來10年可能再進一步規劃的是「中國標準2035」,要在北京中關村、深圳、上海,杭州、安徽合肥發展出五個類似美國硅谷的人工智慧AI科技中心,要領先世界訂定標準。
除了本文所述,中國還不斷傳出黒科技的傳言,如12月傳出了兩型推測為六代機的試飛驗證。如中科院研究成功戰機的絕對隱形,包括更好的機身塗料,隔絕的紅外線散熱,以及圓滑的機身形狀(沒有突起的尾翼等)。如潛艇在400公尺水下可以偵測到空中飛行的反潛機,可以潛射防空導彈擊落敵機。如特殊的高溫煉鋼法,使鐵礦石的鐵元素直接成為氣態,收集後凝成鋼鐵,相較目前的高爐技術,只需10%的成本,而且可以從鐵含量極低的鐵礦石煉出鋼鐵。如海水稻種植成功,可供應8,000萬人的主食。中國也不斷傳出新發現大型的銅礦(西藏),鈾礦(鄂爾多斯盆地),鋰礦(四川)。2025年中國進入了百業興旺的井噴時代,民族復興指日可待。 

 

 更多內容 


中美論壇  熱門話題 精彩內容 

需要您的共鳴回響與參與才有火花  。。。

請熱烈點擊回響 。。。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搜尋

追蹤我們

徵人啟事

41.png

稿約

43.png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QR code:

官方網站

web.png

LINE官方帳號

line.png

臉書粉絲頁

fb.png

趕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5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